高盟新材表示年产 4.6 万吨电子新能源胶粘剂项目 7 月将陆续投产,这对企业发展有何影响?
高铁相关的股票有哪些?
属于高铁板块的股票有高盟新材、晋亿实业、中国铁建、中国北车、鼎汉技术、中国中车、中国中铁、晋西车轴、天马股份、南方汇通、太原重工等等。
1、高盟新材
高盟新材(股票代码:300200),公司成立于1999年7月22日。是目前国内高性能复合聚氨酯胶粘剂行业龙头企业,是软包装复合聚氨酯胶粘剂领域品种最多、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专业厂家。主要产品:复合聚氨酯胶粘剂。
2、晋亿实业
晋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5 年 11 月,注册资本 73,847 万元,2007 年 1 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为中国紧固件第一股。股票代码601002:是国内紧固件行业龙头企业。占地面积 30 万平方米,厂房面积 17 万平方米,毗邻上海。
建有私家内河码头及存放 10 万吨产品的自动化立体仓库,年产量 20 多万吨。品质管理体系通过 ISO9001 、 ISO/TS16949 认证证书。公司拥有国家级紧固件研发中心,不断按客户的期望,快捷地提供新产品。
2003 — 2011 年连续 9 年被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列为《中国机械 500 强》企业, 2011 年名列 238 位。晋亿实业股份有致力于建设中国最重要的高品质高强度紧固件、304不锈钢紧固件及手工具集成供应商。
3、中国铁建
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特大型建筑中央企业,公司注册资本123.38亿元。中国铁建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具实力、最具规模的特大型综合建设集团之一;
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80名,“全球225家最大承包商”排名第2位,“中国企业500强”排名第11位。2016年8月,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4。2017年7月12日,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获国资委2016年度经营业绩考核A级。
4、中国中车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中车”,缩写“CRRC”)是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由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对等原则合并组建的A+H股上市公司,属中央企业。
经中国证监会核准,2015年6月8日,中国中车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根据2016年6月公司官网介绍,集团有46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员工17万余人,集团总部设在北京。
5、鼎汉技术
北京鼎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6月,是一家从事轨道交通高端装备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2009年10月30日,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成为中国第一批创业板上市企业。股票简称:鼎汉技术,股票代码:300011。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盟新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晋亿实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铁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中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鼎汉技术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0%
国务院定调!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0%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新鲜出炉。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号文(以下简称《产业发展规划》号文),在发展愿景中指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显着增强,销量新能源汽车将达到新车总销量的20%左右。
与已公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由25%下调至20%。业内专家认为,新目标更容易实现。销量预测和多项指标下调的背后,体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更加务实、科学。除了在数量上弱化硬指标外,《产业发展规划》还注重关键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逐步从重质向质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对《财经》记者表示,《产业发展规划》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表明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高度重视。并强调新能源在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也重申了新能源是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
在退役浪潮袭来之前,动力电池这个430亿规模的产业的逐步回收正逐渐受到应有的重视。《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完善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加快推进动力电池回收立法。绿色和平项目经理蒋卓山《财经》告诉记者,这对于回收行业和回收行业来说是个好消息,他们在新政策的风口下投资和发展将更有信心。但仍然需要汽车制造业和电池制造商的投入,而他在整个行业中一直发挥着关键作用。
不仅是新能源汽车本身,《产业发展规划》还试图推动新能源全产业链布局和完善的探索,鼓励新能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等领域企业之间的跨界合作鼓励整车及零部件、互联网、电子信息、通信等领域发展结成联盟,对内深化行业管理改革,对外扩大开放交流合作,加快融入全球价值链。通过系统化手段做强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
新能源销售目标回调背后,产业规划更加科学务实
在发布的《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新车总销量的20%左右,力争2035年使纯电动汽车成为新增销售汽车主流。
该指标也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基本一致,但Roadmap 2.0中给出了更详细的计划。路线图2.0指出,到2025年、2030年和203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将分别达到20%、40%和50%。值得一提的是,与已公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有所下调。草案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将达到25%。
全联汽车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告诉《财经》记者,“《产业发展规划》只是一个努力方向,硬约束不强。50万辆新能源销量目标《规划(2012-2020年)》提出的也推迟一年完成,20%相对更容易实现。”客运协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表示,“我个人认为20%的目标肯定能实现,25%的目标是有希望的。”
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产业发展规划》还提到,“2021年起,新增或更新公交、租赁、物流配送等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比例不低于80辆” %。
公开资料显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主要有四个:福建、江西、贵州、海南。另外,根据环境保护部《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号通知,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主要指京津冀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以及辽宁中部、山东、武汉及周边地区、常株潭、成渝地区、海峡西岸、山西中北部、新疆关中、甘宁、乌鲁木齐等城市群涉及共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在本征求意见稿中,该比例为100%。此外,新《产业发展规划》还取消了新车平均油耗降低至4.0L/100km的要求。销量预测和多项指标下调的背后,体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更加务实、科学,质量重于数量。此次《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求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辆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同时,到2025年,新增电动乘用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
新能源产业的初衷是可持续发展,从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电耗这一指标正越来越受市场关注。在当前的新能源车型中,电耗较低的是欧拉黑猫、宝骏E100这类A00级别车型,基本上电耗控制在了10千瓦时/百公里以内,至于特斯拉ModelS、蔚来ES8等大尺寸且高度智能化的车型,电耗甚至飙升至18千瓦时/百公里以上。
某车企新能源研发工程师告诉《财经》记者,“对耗电影响最大的是品质和智能系统,理论上来说,汽车尺寸越大,耗电量就越大。”阻力、空调系统、驾驶习惯、能量反馈等。”这些都需要整个行业的共同进步和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在不经意间影响了驰宇。在资本加持和产业转型的变化下,电机地位得到提升,研发职位和薪酬也有所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内燃机行业。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苏万华教授坦言,用发展新能源来唱响新能源发展的号角,既不科学,也不危险。
内燃机很容易导致人才缺口和内燃机产业基础的丧失。事实上,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传统内燃机的发展并不冲突。内燃机还在积极拥抱电气化技术,比如喷油泵和配件,都是电力驱动的产物。
旧电池如何发挥余热? 430亿规模新产业摆上台面
动力电池的回收问题这个房间里的大象,正逐渐受到应有的关注。据绿色和平组织估计,到2030年,中国将随电动汽车销售超过1.1太瓦时(1.1*1^9千瓦时)的动力电池,而这些充满电的电池足以为新加坡供电一周以上。以使用年限5至8年、电量损耗20%为报废条件,未来十年,我国乘用车和商用车退役动力电池总量将达到705万吨,相当于报废量705 埃菲尔铁塔总重量。
2021年至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成长期(2014年至2018年)进入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将进入寿命终结期。是利用退役电池的废热作为丰富的能源载体,还是成为沉重的环境负担,已成为摆在桌面上的紧迫问题。
与普通电池相比,动力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多的充放电循环次数、应对极端温度的性能更好。正因如此,退役动力电池拥有更广阔的应用场景。例如,它们可以作为储能电池应用于发电、输配电、5G通信基站、云计算数据中心等场景。
绿色和平在《为自愿续航,2030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循环经济潜力研究报告》中提出,到2025年,我国电动汽车梯队电池电量将达到32GWH,可满足全国5G通信基站的备用电源需求。到2030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总价值将接近430亿元,潜力巨大。动力电池的生产需要大量的镍、钴、锰等金属矿石。通过梯级回收,不仅可以减少新矿源造成的环境污染,还可以保证国家层面的重点金属供应安全。
业界已经开始行动。宁德时代与白城新能源成立快博新能源,部署集储、充、检于一体的快速充电站。通过电池AI在线检测技术,无需拆解电池组,即可分析筛选出健康状况良好、寿命长的电池。动力电池级联应用于储能电池、卡车、物流车、两轮车等领域。对于健康状况较差的电池,可以直接流向再生处理这种环保、高转化率的冶炼方法,从废旧电池中高效提炼出有价值的技术。
《产业发展规划》从整个电池价值链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建立完善的电池价值链循环体系的必要条件,如推动梯级利用、资源循环利用、构建标准化体系等。但动力电池回收产业规模化仍需各界支持。与电动汽车和电池的产能相比,目前电池回收的建设现状难以应对即将到来的电池报废大潮。
中国颁布的电池回收法规尚不完善。例如,工信部2018年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和《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设计、生产、回收、处置各环节的角色和职责,但缺乏配套的奖惩措施制度或许可制度,导致政策的实施受到限制。而且,现有的电池追溯体系仅要求企业自主报告,缺乏监管约束,回收效果难以评估。
此外,动力电池设计和梯次利用缺乏统一标准,退役电池回收率低,影响供应稳定性,都是退役电池梯次利用领域的障碍。据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公布的《中国退役动力电池循环利用技术与产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欧洲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收集率为45%,而中国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收集率不足40% 。超过一半的废旧锂离子电池丢失。
《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完善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再循环利用体系,鼓励共建共享回收通道,加快推进动力电池回收立法。蒋卓山对《财经》记者表示,对于回收行业和回收行业来说,在新政策的风口下,投资和发展的信心会更大,这对于回收行业来说是个好消息。但仍然需要汽车制造业和电池制造商的投入,而他在整个行业中一直发挥着关键作用。
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邦普循环已能够通过“逆向产品定位设计”技术,回收废旧电池中的镍、钴、锰、锂等金属,并将其还原成可重复使用的正极材料。电池的制备。核心金属总回收率可达99.3%以上。邦普循环共有22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8万吨。
蒋卓山建议有关部门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立奖惩机制,让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承担起建设动力电池循环经济的责任。
构建新能源“网络生态”
事实上,《产业发展规划》不仅仅是一个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而是一个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指出,随着汽车动力来源、生产经营方式、消费使用方式的全面变革,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正逐步从零部件、整车研发、生产、销售的“链条关系”演变而来。
营销服务企业已成为涉及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多个领域多个主体的“网络生态”。“网络生态”的建设离不开基础设施和产业环境的支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产业发展规划》指出,我国需要持续推进充换电网络建设: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充电基础设施服务水平,鼓励商业模式创新。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新基建”理念的提出,我国新能源基础设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显示,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全国平均每月新增公共充电桩1万个。截至2020年7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保有量134.1万台,同比增长27.6%。
据了解,充电桩布局已基本满足公共交通、物流运输、私人出行等领域的充电需求。但充电桩等新能源基础设施发展中仍存在分布不均、充电便利性不够等问题。充电难已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有分析指出,《产业发展规划》的颁布将加快解决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发展不完善的问题。
氢能系统建设成为《产业发展规划》提到的重点内容。《产业发展规划》指出,要求推进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企业根据氢燃料供应和消费需求合理布局加氢基础设施,提高安全运行水平;正式储运技术示范应用,探索建设氢燃料运输管道,逐步降低氢燃料储运成本。同时,《产业发展规划》还进一步明确了完善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技术、推动商业示范运营的内容。
事实上,早在2019年,氢能就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氢能上下游的投资和布局成为热点。中金公司认为,氢能源汽车是行业长期发展方向。该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加快产业发展步伐,为氢能源汽车厂商及相关产业链带来一定的投资机会。
陈世华分析,《产业发展规划》中多次提到氢能源,也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氢能源发展的重视。 “受原材料和技术的制约,氢能的发展还没有达到最理想的解决方案。但从长远来看,氢能是替代纯电动的最佳路线,但其发展仍需要较长时间时间。”
总体来看,《产业发展规划》对于新能源的支持范围不仅仅局限在新能源车辆本身,而是通过扩充产业发展重点,来进一步探索新能源全产业链的布局和完善。在产业环境方面,《产业发展规划》提出鼓励新能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跨界协同,鼓励整车及零部件、互联网、电子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组成联盟,以及对内深化行业管理改革,对外扩大开放和交流合作和加快融入全球价值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