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如何有效地进行企业资金运作?
公司资金运作管理模式
公司资金运作管理模式例文
引导语:公司的资金管理是很重要的,在现代我们应该如何有效管理好我们的资金?下面是我为你带来了“公司资金管理”的相关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的应用资金集中化管理已经是当前大多数集团企业采用的财务战略。但是,不同的集团企业在具体实施资金集中化管理的过程中所采用的财务控制方法却有很大差异。其中,收支两条线模式是集团企业经常采用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之一。
一、收支两条线的含义、账户模式和主要特征
(一)收支两条线是指一家企业或单位对自己的资金收入和资金支出的行为分别采取互不干涉或互不影响的单独处理流程和处理路径的一种资金管理模式。
一般情况下,收支两条线多数被应用于管理单位对下属成员单位的资金集中管理方面,即成员单位收入资金不得留存,按规定上缴管理单位。同时,成员单位的所有支出资金均由管理单位进行下拨,成员单位不得“坐收坐支”。收支两条线管里模式突出的特点在于“收支”分离,防止“以收抵支”或“以支抵收”情况的发生。
(二)收支两条线的账户管理模式
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基本原则是资金的收入和支出分开,表现在账户管理上一般有两种模式,一是多账户模式,通过银行账户分开管理实现收入支出的资金分开管理;另一种是单账户模式,收入支出的资金分开管理,但是银行账户不分开单独管理。
(三)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
1、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管理模式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以前,由于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收支两条线模式多用于行政及事业性单位之中,例如:公安部门、检察院、法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性收费、诉讼费和罚没收入等,统一上交财政或纳入预算外资金专户,这些部门所须经费由财政部门统一核拨。目前,这一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集团企业对其子公司的资金集中管理当中,一是一些经营公用事业的集团公司很多都采取收支两条线模式,这些企业收入来源基本都是收费业务,收入资金全部进行收入的单独管理,而支出则采取拨付的方式,例如:电信、供水、供电、公路、铁路等公用企业;二是一些跨国公司或国内集团企业,特别是具有投资管理职能的集团公司也采取了收支两条线模式。
2、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要求集团公司具有全面预算管理能力
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是财务集中管理的模式之一,要求企业具有很强的预算管理能力,否则无法实施高效的收支两条线管理。目前,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成为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无论是“收”还是“支”都是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的,而同时“收”的集中
管理为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了基础;“支”的资金集中管理为全面预算管理实施提供了条件。采取收支两条线的模式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集团公司的一种选择。
3、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要依托银行的综合服务能力。
无论采取收支两条线的何种模式,其核心是“收”和“支”要分开管理,除了集团企业自己的财务管理制度要配合外,也需要银行的高度配合。因此,一家集团公司在选择合作银行时会考虑合作银行的服务网络、银行资金调拨效率、合作费用、资金监控服务手段、资金信息服务能力等。
二、银行的资金池业务可以为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提供服务支持
(一)资金池及其核心要素
不同的银行对资金池有着不同的表述,本文所涉及的资金池的含义是浦发银行依据国际上被称为资金合流(Cash Sweeping)的概念,而提出的以资金实际转移为目标而提供的一种银行服务。资金池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其资金管理规则,资金管理规则是指为实现资金在管理单位、成员单位账户之间的上划和下拨所设置的相关约定,一般分为自动规则和按需调拨规则。自动规则是指管理单位、成员单位与银行事先约定,通过银行在管理单位账户与成员账户之间进行约定条件的资金上划集中、下拨和回补的自动处理。按需划拨规则是指管理单位根据其资金运用需要,向银行发出划款指令,将其相应资金由管理单位账户划入指定成员单位账户,或由指定成员单位账户划入管理单位账户。自动规则根据资金划转方向及用途区分,分为自动上收规则、自动下拨规则和自动补足规则。
(二)资金池自动规则在多账户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下的应用
多账户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由于是通过不同的实体账户来区分收入支出资金,因此相对较为容易实现。
在资金上收方面,可根据管理单位在管理上的不同需求实现日终余额集中和日间实时集中两种上收资金模式。日终余额集中是指根据事先约定,在每日日终时,银行对所指定成员单位的收入户的余额进行判断,将事先约定的目标余额之上的资金,由该成员单位的收入户自动上划至管理单位的收入户,目标余额可以是零余额或零以上的目标余额。日间实时集中是指根据事先约定,在每个营业日日间,银行对所指定成员单位的收入户的每笔到账资金进行判断,当单笔到账资金大于等于事先约定的目标金额时,则将该笔
到账资金全额实时自动划转入管理单位收入户,目标金额可以是零或零以上的目标金额。 在资金下拨方面,可根据管理单位在管理上的不同需求实现日终余额固定金额下拨和日终余额差额下拨两种日终下拨规则。日终余额固定金额下拨是指根据事先约定,银行在每日营业日终时,将事先约定的目标金额的资金,由管理单位支出户自动划入所指定成员单位的支出户。日终余额差额下划是指根据事先约定,银行在每日营业日终时,对所指定成员单位支出户的余额进行判断,将事先约定的目标金额与该支出户余额之间大于零的差额资金,由管理单位支出户自动划入成员单位支出户;差额资金小于等于零时,则不作处理。
(三)资金池自动规则在单账户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下的应用
在单账户模式下实现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管理,即在一个账户内实现资金收支上的严格区分和核算,对管理单位资金管理能力的要求较高。
在资金上收方面,由于成员单位收支账户合一,为了严格实现收入资金与支出资金分离,则只能采取日间发生额全额实时上划的自动规则,即保证每日日间成员单位账户的每笔到账资金全额、自动的划转入管理单位账户,也就是成员单位账户实行的是零余额管理模式。
在资金下拨方面,由于成员单位账户实行零余额管理,为了满足成员单位的日间对外支付,可以采用日间实时补足规则,即在每日日间,当所指定成员单位账户对外进行支付时,银行对该成员单位账户进行判断,当该成员单位账户余额不足以对外支付时,则将符合事先约定规则的资金由管理单位账户实时、自动划入该成员单位账户,以满足成员单位账户对外支付。根据管理单位对补足金额的'要求,可实现净额补足、固定金额补足、净额加固定金额补足和管理单位帐户余额补足等多种模式。此外,如果成员单位账户设定了透支额度,当成员单位账户的资金不足时可以进行透支支付,营业日终时管理单位采用日终自动下拨规则对子账户透支进行还款。
当然,除了上述介绍的资金池自动规则组合方案外,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实现集团收支两条线管理要求,例如:通过网上银行集团可以人工按需进行资金上划或下拨的处理等,但是这些方法对于一家公司来说,无论是财务成本还是人工成本都比自动规则资金池要高些。
一、收支两条线的含义、账户模式和主要特征
(一)收支两条线是指一家企业或单位对自己的资金收入和资金支出的行为分别采取互不干涉或互不影响的单独处理流程和处理路径的一种资金管理模式。
一般情况下,收支两条线多数被应用于管理单位对下属成员单位的资金集中管理方面,即成员单位收入资金不得留存,按规定上缴管理单位。同时,成员单位的所有支出资金均由管理单位进行下拨,成员单位不得“坐收坐支”。收支两条线管里模式突出的特点在于“收支”分离,防止“以收抵支”或“以支抵收”情况的发生。
(二)收支两条线的账户管理模式
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基本原则是资金的收入和支出分开,表现在账户管理上一般有两种模式,一是多账户模式,通过银行账户分开管理实现收入支出的资金分开管理;另一种是单账户模式,收入支出的资金分开管理,但是银行账户不分开单独管理。
第一种模式通常是成员单位至少开设收入专户和支出专户两个银行账户,分别用来核算营业收入、成本费用支出;收入户只允许资金向管理单位支出;支出户只允许资金由管理单位的流入。第二种模式是资金收付均通过一个账户进行,但是收入的资金与支出的资金分别管理,其收入支出严格的受到管理单位限制。
(三)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
1、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管理模式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以前,由于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收支两条线模式多用于行政及事业性单位之中,例如:公安部门、检察院、法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性收费、诉讼费和罚没收入等,统一上交财政或纳入预算外资金专户,这些部门所须经费由财政部门统一核拨。目前,这一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集团企业对其子公司的资金集中管理当中,一是一些经营公用事业的集团公司很多都采取收支两条线模式,这些企业收入来源基本都是收费业务,收入资金全部进行收入的单独管理,而支出则采取拨付的方式,例如:电信、供水、供电、公路、铁路等公用企业;二是一些跨国公司或国内集团企业,特别是具有投资管理职能的集团公司也采取了收支两条线模式。
2、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要求集团公司具有全面预算管理能力
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是财务集中管理的模式之一,要求企业具有很强的预算管理能力,否则无法实施高效的收支两条线管理。目前,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成为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无论是“收”还是“支”都是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的,而同时“收”的集中
管理为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了基础;“支”的资金集中管理为全面预算管理实施提供了条件。采取收支两条线的模式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集团公司的一种选择。
3、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要依托银行的综合服务能力。
无论采取收支两条线的何种模式,其核心是“收”和“支”要分开管理,除了集团企业自己的财务管理制度要配合外,也需要银行的高度配合。因此,一家集团公司在选择合作银行时会考虑合作银行的服务网络、银行资金调拨效率、合作费用、资金监控服务手段、资金信息服务能力等。
二、银行的资金池业务可以为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提供服务支持
(一)资金池及其核心要素
不同的银行对资金池有着不同的表述,本文所涉及的资金池的含义是浦发银行依据国际上被称为资金合流(Cash Sweeping)的概念,而提出的以资金实际转移为目标而提供的一种银行服务。资金池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其资金管理规则,资金管理规则是指为实现资金在管理单位、成员单位账户之间的上划和下拨所设置的相关约定,一般分为自动规则和按需调拨规则。自动规则是指管理单位、成员单位与银行事先约定,通过银行在管理单位账户与成员账户之间进行约定条件的资金上划集中、下拨和回补的自动处理。按需划拨规则是指管理单位根据其资金运用需要,向银行发出划款指令,将其相应资金由管理单位账户划入指定成员单位账户,或由指定成员单位账户划入管理单位账户。自动规则根据资金划转方向及用途区分,分为自动上收规则、自动下拨规则和自动补足规则。
(二)资金池自动规则在多账户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下的应用
多账户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由于是通过不同的实体账户来区分收入支出资金,因此相对较为容易实现。
在资金上收方面,可根据管理单位在管理上的不同需求实现日终余额集中和日间实时集中两种上收资金模式。日终余额集中是指根据事先约定,在每日日终时,银行对所指定成员单位的收入户的余额进行判断,将事先约定的目标余额之上的资金,由该成员单位的收入户自动上划至管理单位的收入户,目标余额可以是零余额或零以上的目标余额。日间实时集中是指根据事先约定,在每个营业日日间,银行对所指定成员单位的收入户的每笔到账资金进行判断,当单笔到账资金大于等于事先约定的目标金额时,则将该笔
到账资金全额实时自动划转入管理单位收入户,目标金额可以是零或零以上的目标金额。 在资金下拨方面,可根据管理单位在管理上的不同需求实现日终余额固定金额下拨和日终余额差额下拨两种日终下拨规则。日终余额固定金额下拨是指根据事先约定,银行在每日营业日终时,将事先约定的目标金额的资金,由管理单位支出户自动划入所指定成员单位的支出户。日终余额差额下划是指根据事先约定,银行在每日营业日终时,对所指定成员单位支出户的余额进行判断,将事先约定的目标金额与该支出户余额之间大于零的差额资金,由管理单位支出户自动划入成员单位支出户;差额资金小于等于零时,则不作处理。
(三)资金池自动规则在单账户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下的应用
在单账户模式下实现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管理,即在一个账户内实现资金收支上的严格区分和核算,对管理单位资金管理能力的要求较高。
在资金上收方面,由于成员单位收支账户合一,为了严格实现收入资金与支出资金分离,则只能采取日间发生额全额实时上划的自动规则,即保证每日日间成员单位账户的每笔到账资金全额、自动的划转入管理单位账户,也就是成员单位账户实行的是零余额管理模式。
在资金下拨方面,由于成员单位账户实行零余额管理,为了满足成员单位的日间对外支付,可以采用日间实时补足规则,即在每日日间,当所指定成员单位账户对外进行支付时,银行对该成员单位账户进行判断,当该成员单位账户余额不足以对外支付时,则将符合事先约定规则的资金由管理单位账户实时、自动划入该成员单位账户,以满足成员单位账户对外支付。根据管理单位对补足金额的要求,可实现净额补足、固定金额补足、净额加固定金额补足和管理单位帐户余额补足等多种模式。此外,如果成员单位账户设定了透支额度,当成员单位账户的资金不足时可以进行透支支付,营业日终时管理单位采用日终自动下拨规则对子账户透支进行还款。
当然,除了上述介绍的资金池自动规则组合方案外,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实现集团收支两条线管理要求,例如:通过网上银行集团可以人工按需进行资金上划或下拨的处理等,但是这些方法对于一家公司来说,无论是财务成本还是人工成本都比自动规则资金池要高些。
;企业资金管理的策略有哪些
导语: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资金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企业资金管理中的主要问题有:信息失真,难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监控不力,缺乏监督;资金散乱,使用效率低下等。加强企业资金的管理和控制,要从强化资金的集中管理、加强财务监督和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手段等方面入手。
企业资金管理的策略有哪些
1 明确资金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
1.1 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
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获利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为确保此前提条件,企业必须重视并加强财务管理,而资金管理则是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在企业的财务活动中,资金始终是一项值得高度重视的、高流动性的资产,因此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
如何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每个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只有抓住资金管理这个中心,深入研究聚财、生财和用财之道,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才能疏通资金流转环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2 加强资金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
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一般有两条途径:一是从科技发展中创效益。从长远看这是企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但这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多数企业来说是受到各种条件制约的。二是从管理中要效益。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把管理工作抓上去,向管理要效益,则是投入少、产出大的一条生财之道。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中,资金管理具有更大的综合性,涉及企业的各个方面,直接反映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和经济效益的大小,而且是企业领导人决策的重要依据,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
2 加强和改善企业资金管理措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1加强筹集资金系统的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然会出现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解决的办法是:一方面企业应对销售额、存货、应收账款加强收现;另一方面就是从企业外部筹措资金,选择适宜的筹资渠和道筹资方式。
不论企业通过什么渠道,采取什么方式筹集资金,都应该确定资金需要量,对于资金的供应和使用要有一定标准,资金不足会影响生产经营发展,资金过剩也会影响资金使用效益。
因此要科学合理地确定资金的需要量。同时企业在筹资决策中要善于权衡利弊妥善选择适当的筹资比例,合理使用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提高企业筹资效益。充分考虑企业的财务结构和资金结构,以使企业资金结构最佳,资金成本最低,筹资代价最小,税收负担最轻,即讲究综合经济效益最高。
需要指出的是。企业筹资必须接受国家宏观控制;筹资方式和额度要经有关部门批准;筹资工作应遵守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并维护有关各方的经济效益。
2.2 加强资金使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资金运用的管理是资金管理中最具实质性和最富创造性的内容。合理运用资金的目的,就是以最低成本创造最大利润。企业所拥有的资金都有一个限度,随着该业务经营规模的扩大,企业所拥有的营业资金越来越感到不足。
企业的`财务管理一定要从生产出发,为生产服务,组织资金供应,统筹安排资金,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需要。同时要讲究花钱的艺术,有计划地节约使用资金,在资金支付时认真研究其合理性,使用过程中切实讲究利用效果,保证生产需要和节约使用资金相结合,做到少花钱多办事。
各部门可将资金的使用量与利润指标及管理人员、职工工资挂钩,彻底扭转只争资金的使用而不求使用效益的局面。财务部门要充分发挥本部门的职责,掌握资金的投入产出,坚持统一开设存款账户,统一对外结算。各部门、各环节都要合理地制定资金定额和节约资金措施,努力降低经营成本,树立资金成本、资金时间价值、风险价值观念,建立资金快速通报机制,要求下属单位及时通报资金风险。采取资金定额管理,对于预付货款超过定额标准的,必须层层审批,尽量防止资金不合理占用。避免资金失控和财务分散,加强企业对外承付能力。
另外,企业管理人员应按月向各下属企业、部室反馈考核及奖惩结果,按月在资金中反映出来,一方面要用好现有资金,另一方面要优化企业资产配置,合理调配资金。促使企业对自有的有限资金认真策划,合理安排投向,力争把资金用在效益最好的运营项目上,资金的投向控制由被动变为主动,全体职工一起关心资金运作效果,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能。
2.3 建立健全资金收支预算管理体系
预算作为一种控制机制和制度化的程序,是完善资金集中管理的有效模式,一个健全的企业预算制度实际上是企业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体现,预算制度完备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也是企业进行监督控制、审计考核的基本依据。
企业要切实改变目前财务预算形同虚设的状况,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实施预算的编制、分析、考核制度,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收支纳入严格的预算管理程序之中,就必须做到量入为出,精打细算,科学理财,严格考核。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为资金的全面预算和及时结算提供了可能,从而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
2.4 重视投资预测和决策,加强投资管理
近年来,国家紧缩银根或放松银根,对企业的投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增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企业往往改变经营机制减少投资或扩大投资。无论是短期投资还是长期投资,决策者首先应考虑投资效益是否高于成本,同时注意资金运用的灵活性、高效性、风险回避等原则。对投资的程序进行项目设计,评价审核、决策执行与再审核评价,运用动态分析法评价投资决策是否合理,以确定未来的投资方向。
对于企业的长期投资,由于其具有时间长、耗资多、变现能力差的特点,决定了企业投资时需要审时度势充分考虑,以投资方案所能产生的现金流量作为评价投资效益的基础,由于投资的回收情况直接影响投资企业的资金周转,因此必须采用动态分析法,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对投资方案进行评价。
各部门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实力参与企业决定的投资项目,通过分析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效益性来决定是否投资。对已投资项目,企业有专门投资部门管理;对投资效益差的项目,企业每年都要认真清理;对一些有效益的项目,则认真抓好投资回收工作,为企业的资金积累打下坚实的基础。
2.5 建立值全资金的监督管理制度
在企业的经营机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资金的监督机制。因为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最终要通过资金流动来实现,所以企业通过监督资金的流动情况能够及时而有效地监督和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资金的监督重点是预算的执行情况,项目完成情况和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要监督预算的合理性、合法性、内控的严密性以及项目决策的经济性。企业的资金管理要以市场为导向,提高效益为核心,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使资金的功能在生产经营中得到充分发挥,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强化资金管理的过程,就是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所必需的过程。正如人们所共识的“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经营管理理念,从企业领导到员工,树立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经营管理思想,是保证强化企业资金管理的根本。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监督,是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保障;全面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条件。这几方面相辅相成,互相配合,发挥作用,强化资金管理才不为一句空话,企业也因此才能在经营管理与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国有企业如何做好资本运营?了解过吗?
国有企业要做好资本运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明确资本运营目标:确定明确的资本运营目标,如提高资产收益率、增加企业市值等,并与企业战略目标相契合。明确目标可以为资本运营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指导。
优化资金结构:合理配置资金,平衡债务和资本结构,避免资金过度集中或过度拆借。通过科学的财务管理和资金运作,实现资金资源的最大效益和风险可控。
加强投资决策: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强调风险控制和回报评估。在资本运营中,应注重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市场前景评估和风险评估,确保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提升资产质量:注重资产的增值和优化。通过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改善资产质量,提高资产的价值和效益。
推动资本市场开放和多元化:积极推动国有企业参与资本市场活动,包括上市融资、并购重组等,提高企业的市场化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强化外部合作与创新: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资本运营的创新和升级。同时,注重技术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监督和风险管理:建立健全资本运营的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防范资本运营过程中的风险,确保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总之,国有企业要做好资本运营,需要明确运营目标,优化资金结构,强化投资决策,提升资产质量,推动资本市场开放,加强外部合作与创新,强化监督和风险管理。这将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