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在央行的负债栏是“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那这笔钱在央行资产栏叫什么呢?
对2011年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的分析
我近期对央行资产负债表有几个看点,虽不直接回答你的问题,或许也能有所帮助。 一. 基础货币的投放 资产负债表中的储备货币,是央行投放的基础货币量。其中的货币发行包括M0和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存款是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包括法定和超额准备金。 储备货币是央行的主要负债。它的净增长或减少就是基础货币的净投放或回笼。它不同于央行月度金融统计数据中的“本月净投放或回笼现金”,本月净投放或回笼现金是本月M0相对于上个月M0的差。它只是基础货币净投放或回笼的一个部分。 货币发行的增长率与GDP的增长率应相协调,否则会助长通货膨胀或紧缩。 央行提供准备金率,将时商业银行在央行的法定准备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这是我近期对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几个看点,与你分享,不妥之处还望指正 一. 基础货币的投放 资产负债表中的储备货币,是央行投放的基础货币量。其中的货币发行包括M0和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存款是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包括法定和超额准备金。 储备货币是央行的主要负债。它的净增长或减少就是基础货币的净投放或回笼。它不同于央行月度金融统计数据中的“本月净投放或回笼现金”,本月净投放或回笼现金是本月M0相对于上个月M0的差。它只是基础货币净投放或回笼的一个部分。 货币发行的增长率与GDP的增长率应相协调,否则会助长通货膨胀或紧缩。 央行提供准备金率,将时商业银行在央行的法定准备金增加,同在银行的财务报表中,“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属于什么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是属于资产类科目,核算企业(银行)存放于中国人民银行的各种款项,包括业务资金的调拨、办理同城票据交换和异地跨系统资金汇划、提取或缴存现金等。企业(银行)按规定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存款,也通过“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科目核算。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一般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根据人行存款准备金系统规定,金融机构必须按照客户存款的一定比率存入人民银行;指定生息资产;超额存款准备金,为支付内部银行间日常交易而开立的活期账户;结售汇周转金,为了开展外汇业务而保持的一定数量的外汇周转金。
扩展资料: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调减退回的会计分录
一般性存款准备金由各商业银行总行缴存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总行根据全行旬末一般性存款的余额,若存放中央银行存款余额小(大)于应缴存存款准备金时,及时调增(减)存款,并填制有关记账凭证办理转账。调增时会计分录是借方为“法定存款准备金”,贷方为“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各市地行、县支行吸收的财政性存款,应全部缴存当地人民银行。缴存时间、缴存金额计算的方法同一般性存款(但缴存比率为100%)。根据填制的“缴存财政性存款划拨凭证”进行账务处理。调增时的会计分录是借方为“缴存中央银行财政性存款”,贷方为“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和准备金是一回事吗?
很多人对于商业银行在央行中的存款和准备金有一些些的疑问,确实,如果作为一个不熟悉的人,很难知道准备金和存款究竟有什么样的区别?而央行对于存款和准备金都是有一定的要求,在某个时候也反映了市场因素,具有一定的信号意义,那么接下来就一起探讨一下存款和准备金。究竟有什么样的异同
一、央行调控手段首先,存款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或者金融机构,为了保证客户提取货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一般而言,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要占其存款中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也是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的影响市面上货币供应量。准备金分为法定准备金,以及存款准备金在流动性过剩的时代,当前使用存款准备金率的手段已经渐渐成为了央行的手段。
二、央行强制性要求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就是这个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和央行之间的事情,可以说,央行对于中国整个货币通行量,以及银行之间贷款发放量都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准备金是央行要求银行必须存在央行的资金。
如果说央行规定的法定准备金率为10%,那么也就是如果银行拿到100块钱的存款,就必须存到央行十块钱,剩下的90元,银行可以用于放贷或者其他日常业务。
三、银行体系内部循环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无论是存款还是准备金,由于任何的经营行为,资金他最终都会回到银行体系,我们假设如果说假银行拿到了,以银行放贷给企业或者个人的90块钱,那么它就需要交九块钱给央行,剩下的钱它可以用于其他经营活动,假设这一活动不断的继续,100元的初始资金就可以形成1000元的流动货币。
股票型基金在在央行负债表中的存款中吗
央行负债表都包括以下几种,我将在这里给大家详细介绍:
01
国外资产
国外资产包括外汇Foreign Exchange、货币黄金 Monetary Gold、其他国外资产 Other Foreign Assets,是央行持有的占比最高的资产类别。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资产负债表所有科目均采用人民币计价,因此,国外资产均采用历史成本法计价。
1)外汇
2)货币黄金
央行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购买的黄金,同样采用历史成本法,以人民币计价。
3)其他国外资产
主要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以及特别提款权(SDR),另外还有以外汇形式上缴的法定存款准备金。
02
对政府债权
《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权”。
因此,中国央行从法律层面而言,是不允许直接持有国债。目前央行资产负债表中“对政府债权”一共有约1.5万亿,主要是历史遗留原因。2007年成立中投公司的时候,财政部发行1.55万亿特别国债,通过复杂的交易方式最后由央行持有。
此后该科目一直保持稳定,在法律层面没有突破之前,预计该科目未来仍将保持稳定。
03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
主要是央行通过公开市场逆回购、再贷款、再贴现以及其他货币工具对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
在2014年之前,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贸易项和资本项下外汇流入明显,央行被动的投放大量外汇占款形成基础货币。
2014年以后,外汇储备开始明显下降,外汇占款出现明显下行,基础货币的投放从外汇占款开始转向以逆回购、再贷款、再贴现为主。对应的央行资产负债表项下“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开始系统性的增加。
04
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
其他金融性机构是指除了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央行对银行的债权主要目的在于投放基础货币,实现其货币政策。对其他金融性公司的债权主要是为了维护金融稳定。
05
对非金融性部门债权
主要是央行为了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发放的贷款,规模非常小,2019年3月以后已经停止更新。
06
其他资产
历史上央行并未对“其他资产”进行相关披露,目前规模在1.4万亿左右。根据推断,其他资产可能主要包括固定资产以及对金融机构的股权投资。
第二部分央行资产负债表负债端
01
储备货币
储备货币也就是基础货币,包括“货币发行”、“金融性公司存款”、“非金融机构存款”。
1)货币发行
即流通中的货币以及银行的库存现金。流通中的货币(也就是M0)主要是居民和企业持有,包括纸币和硬币。M0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
一方面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每年春节期间居民取现需求提升会导致M0明显增加。另一方面,随着电子支付的普及,M0的增速在近些年出现了明显下行。银行的库存现金规模很小,主要是应对居民的提现需求(例如ATM机里的现金)。
2)金融性公司存款
金融性公司存款是指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包括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
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本意是用于保证商业银行在遇到挤兑的时候仍有足够的清偿能力,而在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央行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超额存款准备金则是商业银行存放在央行满足日常清算需求的头寸。需要注意的是,央行采取“降准”本身并不会增加基础货币,只是将一部分法定存款准备金转化为超额存款准备金,增加了银行可使用的资金。
3)非金融机构存款
根据央行的要求,从2017年开始,支付机构要将将客户备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机构专用存款账户,类似于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法定存款准备金不同的是,客户备付金不计利息。
2019年以后,该比例上调到100%,这意味着支付机构收到的客户备付金必须全额上交到央行。
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
包括两部分:
1)非银行金融机构缴纳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包括财务公司、信托公司等;
2)非银行金融机构满足清算需要存入央行的资金
这两部门资金一方面总规模很小(目前在5000亿左右),另一方面货币派生的能力很小,因此不计入基础货币;
03
政府存款
政府存款包括中央国库存款和地方国库存款。在实践中,“政府存款”、“财政存款”、央行资产负债表里面的政府存款、金融机构政府存款等概念往往容易混淆。
1)在“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人民币)”里有一个科目是“政府存款”,目前最新金额是35.3万亿左右,由两部分构成。其中“财政性存款”约4.5万亿,“机关团体存款”约30.8万亿。
机关团体存款存放于商业银行,主要包括社保资金、住房公积金、卫生军队教育等系统的存款。机关团体存款虽然纳入广义的政府存款,但并非政府可以直接使用的资金,和狭义的政府存款差别较大。
2)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人民币)里的财政性存款也就是狭义上的政府存款,包括各级政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存放在央行的政府存款以及存放在商业银行的政府存款。
所以说,它不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