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消息 4 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 7188 亿元,同比多增 649 亿元,这一数据说明了什么?
人民币贷款增加意味着什么
1.应该说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数据,预示着企业贷款需求将上升,这是2023年经济复苏的良好开端,也给了全国人民很多想象空间。
为什么这么说?一是今年春节过得早,银行机构行动更早。也就是说,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开门红”活动也是在今年年初开始的。他们不仅推出了许多抓存款的措施,而且在放贷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积极寻找信贷项目,遵循“春天是一年的计划”的信条,尽早开始放贷,主要是因为在执行了去年底决定的相关信贷项目后,他们还对新的信贷项目进行了论证。今年的贷款投放实现了“开门红”,这不仅是银行放贷的积极增加,也是企业对信贷需求回升的标志。这说明银行和企业都对2023年的经济复苏持乐观态度,充满信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这是中国经济复苏的一剂“强心剂”,我相信它能对推动经济复苏发挥巨大作用。
中国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700亿,这说明了什么?
我国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700亿这个是正常的,细心的人可以发现,实际上我们国家每年,甚至是每个月的人民币贷款额度都在增加,这说明了我们国家对企业的扶持是非常大的。
而且从全球经济来讲,现在全球经济实际上是在下行的,我们国家的贷款额度不断增加,正说明了我国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和把握,经济在逐步稳健发展,市场需求比较大,这也是我们所期望的。
人民币贷款数据其实每个月都在增加,这才是市场正常的现象,经济在发展,需要不断贷款来扩张规模的信号,如果有一日人民币贷款出现下降,反而经济要问题了。实际上在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4700亿元,同比多增千亿元,看似不错,但是这样的增幅其实是不及市场预期的,此前市场预期的数据可是高达20000亿元,所以,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700亿元,说明的是当前市场对资金的需求不及预期,经济发展存隐忧。
再者,从4月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700亿元这组数据的背后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更多的信息——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减少千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千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千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千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千亿元,票据融资增加千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千亿元。
从上述的人民币贷款结构的构成来看,可以清晰看到,在4月份我国房贷的贷款规模在明显增加,这一块也是导致人民币贷款数据最终不及市场预期的关键,这段时间深圳、杭州等地的银行也是一再宣布降低上浮利率的比例(目前部分银行仅上浮5%,早前上浮30%-40%都不算罕见)以吸引贷款买房的客户,背后当然是房地产市场的热度已经在下降。
中国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700亿,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贷款增长较快释放了什么信号?我们先拆分看看贷款结构的分布。4月新增非金融企业贷款(含中长期贷款、短贷和票据融资)9395亿元,约占当月新增贷款总额的55%,同比多增6115亿元,占当月贷款同比多增规模的90%。从期限结构来看,4月新增企业短贷和票据融资环比少增6979亿元,同比多增3391亿元;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环比少增4096亿元,同比多增2724亿元。
从上述的数据可以看出,新增贷款当中超过5成是来自企业贷款。针对企业中长期贷款的高速增长。某经济学家指出,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企业贷款出现快速增长等一系列数据表明,疫情在初步控制后,企业复工率逐步提升,机构愿意通过贷款扩大再生产,是一种经济复苏的信号。
疫情发生以来,各部门密集出台政策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从金融倾斜到技术推动等多措并举维护经济的平稳发展。4月贷款增长较快也是政策支持的结果,可反映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顺畅,市场机制高效运行。
广义货币(M2)方面,央行披露的一季度数据显示,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7.1万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3月末广义货币增速10.1%,达到近年来的高位,重回两位数增速。而4月M2同比增长11.1%已超出市场预期,依然保持两位数增速。央行此前解读称,M2增速上升比较多,总体上有效支持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政策引导下,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比较多,推动了M2增速回升,全社会流动性持续保持在合理充裕状态。
另一个引起社会热议的数据,是住户存款减少7996亿元。有网友认为这是“报复性消费”引起的,事实上消费支出仅占了存款减量的一部分,住户存款大降7996亿元,与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8571亿元是股市上行阶段的存款迁移现象(即居民存款转移到了股市)。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17万亿元则由大量企业获信贷资金后转化而来。
有金融研究员分析,在宏观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引导和刺激下,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在4月持续恢复。从目前数据反映的情况而言,国内经济恢复情况虽未100%走向正轨,但趋势是积极乐观的,宏观政策的落地效果也很显著。
总体看,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我国潜在经济增速相适应,高于受国内外疫情冲击的实际经济增速,有助于拉动我国经济增长逐步回升至潜在增速附近,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的形成。我国经济韧性巨大,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中国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700亿,与上月相比有何变化?
社会融资总量由原先预计的2225亿元增加到3341.6亿元,4月份增加1.85万亿元。社会金融存量达296.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7%,增长12.3%。4月份人民币贷款总额为1.47万亿元,高于预期的1.575万亿元,去年为2.73万亿元。4月份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8.1%,高于上月9.4%。货币供应量为6.2%,高于去年的7.1%。M0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5.3%,高于去年的4.2%。
高基数效应导致社会融资大幅下滑,下半年将更具可比性。4月,社会金融增加值同比下降40.4%,主要子项均较2020年大幅下降。今年3月以来,金融股票的成长率也继续走低。这主要是由于去年疫情获得量偏少,二季度基数高,同比增速不强。今年下半年,基数效应将显著减弱。如果删除基数效应,社会融资的增长将逐渐恢复正常。我们仍然保持社会融资的判断,总体增长率将降至10% - -11%的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二季度的增长率仍将下降,并将恢复正常。市场应该理性客观地看待今年的下跌趋势。
M1和M2增长率下降。总体信贷衍生品减弱,财政存款增加,M2增速放缓。此外,房地产相关信贷的下降进一步减少了M1的增长。我们认为,未来M2增速仍有可能在低位徘徊。近年来,我们观察到M1增长率与房地产销售的相关性较历史有所下降,这可能与有限的房地产融资以及房地产企业加强销售收入以偿还到期债务有关。近几个月来,对消费贷款、企业向房地产市场贷款等政策的严格控制,可能会加大M1的跌幅。M1的下降是M2下降的主要原因,而不是全部原因。M2增速的明显下降不仅受到M1的影响,还与贷款等社会金融成分的弱化导致信贷衍生化的弱化有关。其中,短期贷款除短期贷款同比增长呈下降趋势外,中期和长期贷款增速均呈下降趋势。
在结构上我们可以看到持续的政策支持实体。一方面,低与房地产相关的票据融资也可以代表真正的企业的业务活动在某种意义上。虽然4月份的增幅低于2020年同期,但明显高于2019年的50%左右。另一方面,对企业的中长期贷款仍在逐年增加,新增人民币贷款占比由2020年的33%和2019年的28%分别上升到45%。这表明,政策是维持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尽管紧缩对房地产融资和影子银行的控制。
存款增速放缓
冉东
央行近期公布的一些数据显示,受疫情和房地产调控严厉影响,居民预期发生变化,居民消费和投资贷款趋弱。他们更倾向于投资固定收益风险相对较低的金融产品。
央行公布的4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资产负债表显示,至少从去年4月到今年4月,居民存款增速在加快,活期存款增速在放缓,而定期存款增速在变快。与此同时,居民贷款增速在放缓。
我们可以看到,2020年4月,居民存款869726亿元;2021年4月,居民存款977067亿元,增加107341亿元;2023年4月,居民存款109616.7亿元,增加119100亿元;今年4月,比去年同期增加11759亿元。
从存款结构看,2020年4月居民定期存款573333亿元,2021年4月居民定期存款653423亿元,增加80090亿元,2023年4月居民定期存款755064亿元,比去年多增101641亿元,同比多增21551亿元。
2020年4月居民活期存款296393亿元,2021年4月为323643亿元,增加27250亿元;2023年4月居民活期存款341102亿元,仅增加18459亿元,比去年少增8791亿元。
一方面,居民存款余额增速在放缓。在存款结构中,居民将活期存款转为定期存款,说明居民对“活钱”的需求在减少,而对风险相对较低、收益较高的金融产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那么这种投资行为挤压了居民的消费和投资,说明相对于之前的高风险偏好型,已经变得相对保守。
值得一提的是,活期存款增长较慢,定期存款增长较快,对银行来说都不是好消息。银行盈利的秘诀之一就是做资金池,然后短贷长贷,降低负债成本,获取利润。活期存款增速相对缓慢后,银行的负债成本明显上升。
我们来看看贷款。从数据来看,近年来居民部门贷款增速慢于存款增速。2020年4月居民贷款565300亿元,2021年4月655071亿元,增加89771亿元,而2023年4月贷款余额714007亿元,同比增加58936亿元。这表明,今年4月份,居民贷款增加30835亿元,几乎比去年同期少了三分之二。
从贷款结构看,2020年4月居民短期贷款137431亿元,2021年4月为160803亿元,同比多增23372亿元。2023年4月,短期贷款余额为173155亿元,同比仅增加12352亿元,增幅接近一半。
中长期贷款方面,2020年4月为427868亿元,2021年4月为494268亿元,增加66400亿元,2023年4月为540852亿元,减少19816亿元。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结论,至少在过去的一年里,居民已经自发地调整了自己的资产负债机构。负债方面,贷款增速大幅放缓,资产方面,存款增速快速增长。追求稳健收益而非超额收益成为他们的潜在追求,而风险敞口也进一步趋同。
可能的原因是经济周期下行压力大,尤其是在很多地方疫情持续爆发的情况下。在过去的一年里,上海、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都经历了疫情带来的生活、生产等方面的风险控制措施。一些中小企业经营中断,一些企业经营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许多居民的就业和收入,从而破坏了他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预防性资产配置占主导地位,趋势o
央行发布的《2023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2023年一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22万亿元,同比增长6%,比去年末增速低1.9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7790亿元,占同期全部贷款的9.3%,比去年全年低9.8个百分点。
这份报告还透露,2023年一季度末,本外币住户贷款余额72.37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比上年末低2.4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1.26万亿元,同比少增1.3万亿元。
2023年一季度末,住户经营性贷款余额17.1万亿元,同比增长16%,比上年末低3.1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8887亿元,同比少增2414亿元。居民其他消费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6.42万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比上年末低2.4个百分点;一季度减少1502亿元,同比少增3585亿元。贷款消费的减少是近年来罕见的。
根据国泰君安证券公司最近发布的报告,今年4月份居民部门杠杆率为62.0%,比3月份下降0.3个百分点。自2021年第四季度以来,住宅行业一直处于去杠杆化过程中。
报告指出,这种去杠杆化的主力是住宅部门。2021年下半年以来,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居民部门杠杆率有所下降。
虽然居民自发去杠杆的趋势主要是由疫情和房地产主动调整造成的,但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必须重视这种趋势,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遏制,因为居民去杠杆意味着居民投资和消费的趋势性下降,这对整体经济增长,尤其是对服务业和制造业极为不利。
目前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随着全国疫情的进一步好转,各项财政货币政策,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优惠措施进一步出台,将促使居民恢复信心,改变预期,减缓去杠杆化进程。
相关问答:
相关问答:一季度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6.87万亿,增速为近3年新低,大家怎么看?
2019年一季度房地产的相关数据都是放缓的,这是过去调控的成果,我们先来看几组数据:
1、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增长放缓
2019年一季度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是26.87万,同比增长17.6%,增速比上年末回落0.2个百分点。
2018年一季度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是22.86万亿,同比增长20%,增速比上年末低2.2个百分点。
2017年一季度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是20.1万亿,同比增长36.2%。
2016年一季度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是15.18万,同比增长25.5%。一季度新增个人住房贷款1万亿,创新历史记录!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2019年一季度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的增速是最慢的,并且延续增速放缓的趋势,在2017年的时候是一个增速最快的阶段,2018年开始放缓,2019年延续了这个趋势。
这是为什么?
其实核心原因还是在于房地产的周期,因为调控的原因,房地产的周期特别明显,这轮周期的起点是2015年的6月份,当年因为房子库存创下历史新高,于是出台了诸多的政策:比如利率下调,首付比例降低,购房资格放宽等等政策,对商品房的购买需求一下子就激活了,2015年6月开始,商品房销售面积开始正增长,这个趋势一直延续到2018年12月份,也就是说这轮房地产的牛市持续了43个月,是历史上最长的一次。这个趋势再2019年开始改变,2019年前2个月商品房销售面积是负增长的,负增长3.6%。
在2015年到2019年这轮周期当中,可以分得更细,调控放松后,一线城市首先启动房价上涨通道,并且迅速的完成了,并且在2017年就开始进入严控的阶段,一线城市的房价开始横盘;在2016年开始房价上涨的趋势蔓延到了二三线城市,持续时间大概是2年,在2018年也迎来了限购的调控措施。2017年开始这波趋势蔓延到了剩余的城市,持续到了2018年底。
所以可以看到2017年是增长最快的一年,这个数据从商品房的成交面积中也可以看出来。
2、商品房成交面积的变化
下面这张图是根据国家公家统计局得到的,过去13年的时间商品房成交面积的增长率的变化,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过去房市的周期的起点和终点,最近这一轮是起于2015年6月的,2018年整个一年的房地产的成交面积已经是大幅放缓了,到了2019年直接变成负增长。
3、商品房成交额的增长率的变化
这个图是过去13年商品房成交金额的增长率的变化,图形的走势和商品房销售面积的走势是高度吻合的,这个图彻底揭示了楼市过去的走势,有个很有意思的事情的是,销售额的增长率远大于成交面积的增长率,这当中蕴含的意义应该是很清楚的了。
从这两张图你会获得哪些启示?未来的楼市的走势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