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中的大赢家是哪些人?
1929年经济大萧条期间有哪些人暴富了?他们是怎么做的?
美国,德国,英国,法国
美国在大萧条中大幅获利的,是大农场主,大牧场主和大资本家原因:罗斯福政府要求缩减耕地,屠杀畜牧,减少生产。而损失部分,政府出资补偿。因为土地,畜牧,产品掌握在大资本家,大农牧场主手里,所以他们依靠原有资本获利。
容克资本家和军火商。前者是危机时,魏玛政府给予高额补助意图扭转颓势,但是无果。后者则是希特勒要大炮不要黄油的口号导致的。
英国是利用海外殖民地广阔,利用主权换特权的办法,承认殖民地主权,但保留特权,倾销商品。法国则是利用对外放贷收取高额利息的方法。但是能够获利的依然是大资本家。
一,大萧条(TheGreatDepression),是指1929年至1933年之间发源于美国,并后来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其中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这一危机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破坏力强的特点,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也就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二,大萧条是现代社会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萧条,不仅导致了长期的大规模失业,也改变了社会关系,摧毁了执政政府,帮助纳粹党上台,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三,英国在大战以前已是债权国,但它将来自海外投资和贷款的收入用来支付长期的入超。相反,美国则通常都是贸易顺差,而且由于国内政治原因使关税保持在高水平,这种贸易顺差也就被加大。
四,此外,20世纪20年代,因不少国家支付战争债务,金钱源源不断地流入美国;美国的黄金贮藏量在1913年至1924年间从19.24亿美元增加到44.99亿美元,即世界黄金总贮藏量的一半。有好几年时间这种不平衡都是因美国在国外的大规模贷款和投资而被抵消;1925年至1928年间,美国平均每年的对外投资总额达到11亿美元。
五,当然,这种情况最终加强了不平衡,不可能无限期地继续下去。由于支付款到期,债务国不得不减少从美国进口的商品,美国某些经济部门,尤其是农业也就受到了损害。此外,有些感到必须拖欠欠款,这就动摇了美国的某些金融公司。
六,美国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工厂中工人的生产率却猛增了55%。同时,农民的实际收入也由于农产品价格的不断下跌、租税和生活费用的日益上升而正在减少。
七,1910年,每个农场工人的收入还不到非农场工人收入的40%,而到1930年时,这一比例已低于30%。农村的这种贫穷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当时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八,美国银行业的弱点是促成1929年股票市场崩溃的最后一个因素。当时,有许多独立的银行在经营,有些银行缺乏足够的财力来战胜金融风暴。因此当一家银行倒闭时,恐慌传播开来,储户便会纷纷赶到其他银行去提取存款,从而也就引发了一个破坏整个金融结构的连锁反应。
我想问一下,关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在这场危机中到底谁是赢家,不会只有输家吧?弱弱的问一下
美国应该是最大的赢家,因为至始至终美国都没有输过,怎么说呢? 因为美国始终掌控着全世界的金融体系,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分工,依靠WTO,世界银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等....尽管这次经济危机对美国有影响,但相对来说中国影响较大, 先拿外会来说吧,别相信课本上讲的汇率是货币的价格,那其实错的,汇率只是为了达到目的政治手段,由于美国操纵者全世界的汇率,(不要问为什么) 正是因为这样,他才成功的发动了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才成功的将日本永远变成他的附庸国(80年代的日本经济泡沫) 由于美国拥有强大的实力,因此他控制着全世界的经济命脉,你知道制造大国是谁吗?使美国不是中国,(制造包括设计,物流,,储存订单销美国经济危机时期有位"钢铁大王"是谁?
1848年初,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山区发现金矿的消息,传到了饱受经济危机之苦的苏格兰。顿时,整个苏格兰沸腾起来了。人们趋之若鹜,纷纷举家西迁,掀起一股空前的“移民潮”。仅在这一年,苏格兰就有近19万人移居美国。他们分乘数十艘船只,远涉重洋,直奔大西洋彼岸。 1848年5月27日,“维斯卡塞特”号轮船驶离英国格拉斯哥港,经过福斯湾,航行在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上。船上有一个13岁的少年和他的双亲及5岁的弟弟。他们与其他来自苏格兰的穷苦移民一起,挤在阴暗、低矮的客舱里,食物粗劣,空气污浊,备受旅途的煎熬。经过整整50天的颠簸,轮船终于抵达了目的地——美国东海岸的纽约港。 1848年7月15日清晨,这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爆发时苏联处境如何
在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席卷西方各国的时候,苏联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前期。西方的经济危机,恰恰成了苏联大国崛起的良机。《青年参考》总结那个时期苏联的对内对外政策,挖掘出了苏联能够在全球经融危机中的崛起的秘密。苏联人民的艰苦努力和苏联领导人基本正确的对外经济政策,使得苏联成为大萧条时期的大赢家。 到1932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的工业产量已从世界的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 这一惊人的激增不仅是因为苏联生产率的提高,也是因为大萧条造成的西方各国生产率的下降。1933年与1928年相比,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44%,德国下降45%,法国下降25%,英国下降20%。 从当时标志国家工业实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谁是最大赢家?谁的损失最惨重?
在第2次世界大战当中,最大的赢家绝对算得上是美国,美国最开始并不是一个强大的国家,而且还承担着非常多的债务,可是也凭借着二战获胜之后也成为了目前世界上所谓的世界霸主。而这一场战争当中损失最大的国家是英国,本来英国是二战之前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可是却在二战当中战败,最终导致大英帝国崩塌。
导致第2次世界战争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为当时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都并不是特别的和谐,尤其是世界法西斯军事同盟和法法西斯军事同盟之间也有着比较大的矛盾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一战的战败国德国所面临的情况就是失去大量的土地和人口,也直接造成了社会的基本尖锐矛盾,所以德国也想趁此机会来爆发战争。其中关于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经济危机,尤其是经济危机刺激了各国之间的矛盾,所以在此情况下,一些国家为了摆脱政治经济危机就不得不选择了战争这一途径,而其中的德国也成为了以战养战的模式,迅速在二战当中崛起。
根据记载,第2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目前为止损失最为惨重的战争之一,也是世界上爆发规模最大的热武器战争之一,其中将近有50多个国家参与到这场战争当中,给许多国家都造成了难以想象的危害和灾难,造成了一些国家当中的人民出现了失业贫困。而中国在这场战争当中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在中国战场当中,中国也牵制了将近8成左右的日本军队,可以在日本进攻美国珍珠港之后,也受到了美国和中国的共同打击。
最后第2次世界大战也改变了整个国际国家当中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