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那么内卷,为什么它的人均GDP依然远远落后于很多相对躺平的西方国家?
日本经济30年不增长,为何西方依旧没有国家能超越它呢?
日本是传统的经济强国,过去30年日本的经济依然是在增长的,在相同体量的经济体中,增速也不并不低,而给大家造成这种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日本失去20”这种标签带来的印象,另一个就是因为汇率因素导致日本以美元计算的GDP总是上不去,所以在以美元计价的GDP排名中总是停滞不前。1、日本过去30年的经济增速依然是不低的从二战后来看,日本的经济发展经历过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战后快速增长的20年,其次是中速增长的70年代到80年代;最后是低速增长的90年代到如今:1.1、第一个阶段:快速增长的20年日本也曾经经历过一段快速的发展经济时间段,在1970年以前几乎都是保持2位数的增长,这一时期快速增长的经济趋势,让日本很快就恢复了二战前经济强国的地位。
1.2、第二个阶段:从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阶段这个阶段是从1971年到1991年,持续的时间也差不多是20年的时间,经济增速大概是4%-5%的区间,这个20年日本进入高质量的发展阶段,日本品牌也层出不穷,各大企业走上国际舞台,我们今天看到的日本品牌大多是来自于这个时间阶段。1.3、第三个阶段:低速增长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从1991年开始的,背景就是“广场协议”,日本经济突然进入转折点的因素很多,有外因也有内因,各种观点都有,笔者不做评价,总而言之从1991年开始,日本的经济增速就进入到了一个低速增长的阶段。虽然日本进入了较低增速的发展阶段,但是其增速和欧洲传统经济强国德国、英国、法国相比并没有逊色多少,下图是日本和德国、英国、法国的GDP增速走势图,可以看出在1991年之前日本曾经长期领先于欧洲三大强国,1991年进入转折点之后,日本依然有着不俗的表现(和欧洲3国相比)。
2、日本在1991年前打下的基础太强大了在1991年前的40年底,日本 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1975年的时候,日本的经济就超过了德国,此后一直领先,到了1995年的时候差距已经非常明显了,当年日本的GDP是5.45万亿美元(没错,比2018年的GDP还要高),当年德国的GDP是2.59万亿美元,日本是德国的2.1倍。
所以,在这之前打下的强大的基础,也成为欧洲各国难以逾越的门槛,到了2018年,虽然德国经济也在增长,但是在2018年这一年日本的经济体量依然达到了德国的1.24倍。3、日本的人口大大高于欧洲各国日本和欧洲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不多,从人均GDP来看,日本曾经还持续的领先于欧洲各国,在1995年的时候,日本的人均GDP就超过了4万美元,而当时的德国、英国和法国的人均GDP只是在两三万美元之间。这个情况直到2003年之后才开始被英国超越。
日本的人口是1.27亿,而德国作为欧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也不过0.83亿,日本是德国的1.53倍,而英国和法国人口差不多是0.67亿,而且德国和英国和法国的人口都进入一个非常缓慢的发展阶段,人口无法持续增长,而经济水平一直都差不多,要超越日本是非常困难的。
4、日元兑美元的变化汇率是把双刃剑,在1985年到1995年的十年间,日元兑美元大幅升值,从最高的262升值到1995年最低的80,这段时间也成了日本GDP增长曲线最陡峭的10年,这十年日本GDP以美元计算实现了从1.4万亿美元到5.45万亿美元的跨越式发展,10年间以美元计算的GDP增长2.9倍,这实则是拜汇率升值所致。这一次为日本打下的高GDP是有些虚胖的,这个不是经济的成功,而是汇率升值带来的表面成功。
此后的30年日本都在还这段时间升值的“账”,用30年来消化,到了2018年大概是106,相比1995年的80,贬值了25%,那么换句话说,这段时间日元贬值,以美元计算的日本的GDP自然也就要减少了25%以上。
日本为什么人口经济人均gdp为什么都负增长了呢?
亲爱的朋友,你提出的问题很有意思,也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关于日本人口和经济的负增长问题,其实涉及到了很多方面的因素,包括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经济结构调整等等。首先我们来谈谈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本是目前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现在65岁以上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了28%,并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上升。这意味着大量的老年人需要养老金、医疗保健等社会服务,而缺乏年轻劳动力的支持,这进一步加重了社会负担,让经济发展面临了巨大挑战。其次,我们来谈谈劳动力短缺问题。日本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从事体力劳动、生产制造等行业,导致不少工厂和企业出现了招工难、员工流失等问题。这也与社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经济长期衰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时,日本经济、政治和社会各方面均处于严重的瘫痪和混乱状态,大多数国民在饥饿失业的困境中几乎失去了恢复和重建经济的信心。但事过不久,日本政府即重金聘请了许多专家,请他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日本经济恢复和进一步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条件进行评估。专家们指出,日本面临的不利条件主要是:(1)国土狭小,总面积只有37.7万平方公里,而山地和丘陵又占总面积的75%。(2)矿产资源贫乏。虽有铁矿和煤矿,但储量极少,而原油储量则更少,只有900万吨左右。(3)人口相对过剩,人均耕地面积太少。(4)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技术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大约落后20~30年。(5)产品国际竞争能为什么东亚普遍比西方更内卷
有网友说,我们天生缺资源,欧美又在关键技术上实行封锁,西方资本有较强的控制力,特别是美元霸权。所以,东亚不得不内卷。我觉得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是也不仅仅如此,除此之外其实还包括了东亚国家文化、社会保障和充分竞争方面的原因。
内卷,是这几年讨论度很高的一个名词,我们很多人都有句口头禅叫“卷又卷不赢,躺又躺不平,算了,还是卷吧。”而内卷这个词又在我们东亚地区流行,比如中国的“鸡娃”,日本“社畜”,韩国的“高考”。
那么还有哪些原因造成东亚国家普遍比欧美更内卷的呢?下面结合我的理解,具体来说说原因:
一、东亚国家的儒家文化影响。
中日韩三国在历史上都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儒家文化强调“入世”,强调“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儒家文化圈的人总是想着大家都过得好不行,我一定要比大多数人更好,特别是在教育上。
比如说在中国,前两年公园相亲角上的简历,985本硕,180,30岁+...年龄逐渐具象成一个指标,催婚,生育,倒数的时钟,一路想努力读书、做题、跳槽想甩掉的压力,却只是捡回一个又一个包袱。而且胎教学古诗,适龄了挤着头读小学,卷生卷死考高中念大学、考研、考编、35岁职场分水岭,一个又关口,将我们从小到大都不得不内卷。
与之相比的欧美,我有个大学同学在英国留学,据她所说,周围的同学遍布各个年龄段,公寓里有好多学生会读好几个本科,不喜欢就换,跟玩儿似的。你可以弃文转医,读到一半突然回去结婚,或者中年觉得工作不顺的时候再回到校园,没什么奇怪的,一切都很寻常,她们眼里仿佛没有"多少岁就该怎样"这种定义。不再被框定于年龄这种概念,也就意味着你可以做任何你喜欢的选择。
因此,其实从文化上就可以看出来东亚的内卷与欧美国家的放松之间的云泥之别。
二、社会福利保障机制没有欧美国家健全。
欧美国家原始积累的财富和GDP收入足以支撑欧美国家的高福利制度,比起欧美的这种高福利制度,即使是东亚的发达经济体韩国、日本等也望尘莫及,国民生活压力极大,甚至还出现退休老人八十多岁还需要通过开出租、送外卖等赚取生活费的窘境,因为这些国家的财政难以支撑欧美那样的福利,人们生活得相对要艰难许多。
比如日本的现在的养老金危机,只能通过延长退休年龄,甚至最近有专家呼吁老年人通过自杀来缓解养老金危机。因为社会福利保障机制没有欧美健全,更何况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东亚的人民对家庭的观念更重,几乎都会为下一代拼尽全力,提供支持,自然会更加内卷,真的是活到老干到老,那种到了年纪就退休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三、竞争环境的影响。
以中国为例,全国高考人数近年来维持在900-1000万左右,录取率在2020年已达到90.34%,截止到2023年预计毕业生人数在1158万人。
大量的大学生毕业后,那么学历贬值就是自然的事情了,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普通本科生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211、985的学历才勉强是某些单位的敲门砖。而显而易见的是,好的工作岗位是有限的,比如教师,以及少部分薪资待遇大幅度超越体制内的体制外岗位,部分大厂职位、少部分外企岗位。随着竞争越来越充分,工作的竞争肯定会愈加白热化,在学历方面如此,在其他方面亦然,充分的竞争会让内卷愈加严重。
以上就是我对东亚国家比欧美国家内卷严重的一些见解,当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基本国情和实际情况,因此还是要综合认识。
日本为什么会衰落到这个地步
转自知道网友动漫破颜拳
大致说说我对日本这20多年来发展停滞的一些看法。
1.国民投资的提前透支。很多人谈到日本经济这二十年的状况,很自然地就会提到“泡沫经济”与“广场协议”,但是这种看法大体正确但是没有切中问题的要害。“泡沫经济”对日本经济最大的伤害并不是90年代初的不动产价格迅速下降,而是在于之前的房价地价飙升提前透支了大量国民投资。日本的国民储蓄率一直很高,到了20世纪80年末,日本的房地产市场就如同击鼓传花的“博傻游戏”,地价的飙升让当时的日本企业和居民认为与其投资于其他行业,投资于坐地升值的房地产岂不是更好,投资于房地产用于长期对外出租则更受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青睐。再加上广场协议和日元升值,大量的外汇占款倒逼流动性,因此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的地价房价很自然就涨上天了。到了泡沫破裂之后问题就来了,林毅夫就说过东京的房子之前公允价值值5000万日元的,泡沫破裂后就只值1000万日元了,通俗点说就是贷款了20年工资的钱去年好不容易买了个房,结果今年这房只要3-5年工资就可以买了,相当于有15-18年的工资收入被提前透支了,日本的银行体系消化了泡沫破裂的冲击,但是代价就是投资的提前透支,日本银行体系的货币派生能力(或者叫再融资能力)受到了限制。
2.日本的主办银行制度与日本特色的流动性陷阱。首先介绍一下日本的主办银行制度,大致来说就是日本各大商业银行由财阀控股,同时财阀又控股实业企业,而财阀间又相互持股,最后日本政府又对财阀入股或者加以实质控制,从而形成一个高度组织化、政策性强的银行体系,其宏观调控的职能和天朝的情况类似。除此以外日本银行体系还有一大特点,就是银行倾向于提供年限长达10年,15年甚至20年的长期贷款,还款方式通常是年金,同时日本的金融体系还衍生出了以这些年金为基础现金流的年金化理财产品或养老保险基金,整个金融体系存在着大量以年金形式支付、以长期贷款为基础资产的衍生工具。日本的主办银行体系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日本快速工业化时期对日本的经济增长起到了很明显的助推作用,那就是为大量企业尤其是新兴产业企业提供长期贷款,减轻企业每一个财年利息支出的负担,有利于制造业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但是到了泡沫破灭后问题来了,那就是日本主办银行制度下的银行体系活力是有限的。通俗的说主办银行制度下银行考虑的是一个贷款项目未来10年,20年的现金流问题,但是到了泡沫经济破灭之后银行找不到其他更合适的能提供长期稳定收益的投资项目了:首先泡沫破裂后大量房产抵给银行,这些资产就是死资产而已,不形成现金流,变现也不容易;另外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传统的制造业已经很难有新的增长点,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又风险较大,前景柳暗花明。因此主办银行制度下的日本金融体系无法如他们以前那样找到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现金流的项目,高风险的项目又不敢做(为了作为日本特色的年金化的各种金融工具的基础现金流来源,风险规避是必须的),所以日本的商业银行倾向于大量投资由政府信用为担保的日本本国国债、美国国债与其他固定收益的证券。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日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多次“放水”“开印钞机“效果都不好了:因为放水根本没有放到企业里去,商业银行并没有积极扩大贷款规模,而是选择了稳妥的投资选择,即持有国债,结果就是央行放出去的水到头来又回到了财政账上。这一次的“安倍经济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解决日本商业银行贷款派生能力差的问题,不过这一次安倍“放水”比较彻底,包括负利率政策,加上日本国债发行的收紧,让商业银行体系的活力有所恢复,日本的大型跨国企业近两年的年报比较好看。
3.结构性问题与错失产业转型时机。日本经济的问题,很多人都谈到了人口老龄化,当然老龄化是一个问题,但是并不是主要的问题,实际上日本的人均要素生产率甚至还处于稳步提高的状态。日本经济结构还是高度依赖于传统制造业,比如汽车、电子元器件、钢铁、机械制造这些。但是20时机90年代互联网这波大潮来的时候,日本正好是泡沫破裂的时期,由于刚才我讲到的日本银行体系的僵化,没有能够为新的互联网时代的起步提供充足的投资。我个人认为,对日本来说,泡沫经济破裂真不是时候。
4.经济周期的问题。我认为日本经济目前的情况,从某个角度来说是经济的一个周期走向尾声后长期没有进入下一个周期的表现形式(个人看法)。
总的来说,我觉得日本式的经济停滞应该说更多的和日本的财政金融领域有关,由于财政金融的问题传导到实体经济上的,让日本在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前透支了太多投资。不过日本经济基本面还是不错的,从基础设施、制成品的水平,核心技术来说都还是在世界上有竞争力,如果日本经济走出了这个周期,有可能会有一些新的发展(比如安倍强调的未来日本经济三大支柱产业:机器人、新能源、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