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5日,A股走势会怎样?是减持还是可以逢低补仓了?
2009年12月28日买入~ 关于马钢(600808) 联通(600050)的后续操作
中线持有2021年1月份,A股创业板指数能超过大盘,涨到4千点吗?
2021年1月份,A股创业板指数能超过大盘,涨到4千点吗?
咱们来简单讲一下:
首先创业板在过去的2020年中实现了达到64%的涨幅,期间虽说有过回调,但是回调并不影响其上涨幅度,而对比一下15年的行情,在各路资金加上杠杆资金的介入下实现了84%左右的涨幅,从目前看来创业板虽然在2020年涨幅达到了64%,但是资金的体量并没有像15年那么多,所以这点是需要投资者们重点观察的地方之一,其次就是2020年全年创业板在注册制落地实施后的涨幅确实可观,但是这个时候要注意一下,创业板虽然大涨,但是主板并没有实现多大的涨幅,并且创业板还没有一个像样的回调,而临近春节期间,在各方面因素都不确定的情况下,投资者们依然要持谨慎态度去对待创业板的涨幅,当然这里指数只是作为参考,我们还是要结合一下个股来确定,毕竟指数行情,个股才能更好的演绎。
那么2021年创业板指数能否超过大盘指数,达到4000点呢,作者这里认为很难,虽然创业板注册制落实实施很成功,但是这里还有两方面需要考虑,第一:增量资金能否继续进来维持住当前的市场水平,也就是说如果增量资金迟迟不进来,那么这里是维持不住当前市场,第二:任何板块涨多了都需要回调,那么指数也一样,当增量资金不进来的情况下,那么市场就会展开调整,再加上我们的管理层定调是慢牛,这样逼空的行情作者相信不会持续太久,否则的话那就会把指数继续拉崩盘,这样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2020年创业板指数涨幅已经过大,有回调的预期,所以在2021年创业板指数要想达到4000点还是很难的!而相反作者认为上证指数会在未来逐步开启一段慢牛的行情!
这个问题其实存在概率!
第一,创业板如果短期继续强势,而大盘继续被压制,那么是有可能超过大盘的,但是不会持续;
第二,创业板目前3000多点,涨到4000点也就30%左右的距离,我认为有概率的,毕竟牛市还未结束,所以,牛市不言顶;
目前的情况是!
大盘压着没进入主升浪,而创业板已经进入了主升浪。
这一方面是因为前期有一定的套牢压力,所以,需要长期的时间去化解;
另一方面,主板的注册制没有全面落地,这个引爆点还没启动;
如今来看,A股站上3500点,并且迟迟未跌破3200点。
很明显, 处于2600~3400点左右的套牢压力基本已经化解,筹码也已经落入了长线机构资金的手里。
从数据我们就可以看到了:
散户流通占比越来越低,机构流通占比越来越高,很显然,长线资金流入帮助散户解套,那么目的一定是为了赚大钱,而不是做慈善,想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市场未来的空间不会小!
那么,从2020年Q2~Q3的数据来看。
主板其实离牛市顶部区域还有大的一段距离,说明并没有进入尾声;
而创业板则是提前进入了一个高风险的位置,毕竟创业板已经走了2年的主升浪;
所以,创业板在Q3~Q4的时间里进入了一个高位的震荡洗盘。
而如今,在2021年,其实我们已经看到了,创业板的数据调整到了一个上一轮牛市的调整位置附近。
所以,继续调整的时间和空间有限,也就激发了如今的大涨。
那么,这里的大涨是反弹,还是第二轮的主升浪启动,这就要边走边看。如果是反弹,那未来会继续迎来一波空中加油的调整,但如果是主升浪,也就进入了牛市中后期。
对于主板来说!
还是在等待注册制的落地,等待爆发。
我认为这个会在2021年看到,最迟在2022年,就看市场走的是结构性牛市,还是快牛了。
这个区别将会在4000点左右定下结论。
因为散户的进入方式将会决定疯牛还是结构性牛市。
过去的大牛市中后期,散户都是以银行转账的方式进入市场,也就是散户自己操盘进入市场投机,从而看到了疯牛。
而2019-2020年,市场里大部分的散户资金是以购买基金的方式进入市场,而基金则是相对理智的机构投资者操盘,自然走出的是结构性牛市。
可是,未来到了4000点会后,市场会出现一定的赚钱效应,到时候群众的储蓄资金会以什么形式进入市场,将决定了次轮牛市中后期到底是快牛还是结构性牛市。
综上,A股创业板指数能超过大盘,涨到4千点吗?没有不可能,但是持续超过大盘的概率较低,要超过也是一段时间的问题。
最终大盘还是会迎来补涨行情,远远甩掉创业板的。
毕竟,现在大盘相对创业板的估值来看是相对较低很多的。
目前看市场有这个倾向。但投资者一定要保持一份清醒。很多时候最疯狂最痴心妄想时往往是很危险的时候。因为市场最终还是有一个锚定,例如通过创业板平均市盈率和市净率来判断市场估值是否高低。这样不但不会做出冲动的决策,从而能规避不确定的风险。
目前看创业板估值还是比较高的,相比较上证指数十几倍的市盈率,创业板的市盈率已经达到了五六十以上,通过市盈率看当然是风险较高,但不代表马上就跌,或许还能继续涨。这次创业板指数的上涨主要受到新能源和创新药的支持下持续走高。所以看创业板能不能超过上证指数涨到4000点,需要看新能源和创新药的领头羊的涨幅。
目前为止还看不到创业板能上4000点,毕竟现在刚刚到3000点附近,需要整固,而创业板指数行情在2020年涨幅60%领涨全球,2021年继续领涨有一定难度,创业板指到4000点需要33%涨幅,而上证指数到4000仅需143%就可以达到,而且上证指数估值低价格低更有明显优势领先创业板的点数。
2021年1月份,A股创业板指数能超过大盘,能涨到4000点。
主要是因为:
一创业板权重股贡献太大
这两天有很多人说创业板指数应该改名字,叫做宁德指数。
宁德时代一个股票,连续上涨,就把创业板带到了3000点位置了。
而创业板前十的权重股票对创业板贡献太大了。
剩余的创业板股票对指数基本上没有影响了,十来个股票上涨就代表了一个板块指数,这也是创业板走牛的最主要原因了。
所以创业板指数上涨也失灵了,代表不了什么。
二上证指数权重股不可能大涨
和创业板恰好相反的就是上证指数,里面权重股太多了,尤其是银行保险券商等,对上证指数影响太大了。
这就注定了上证指数不会像创业板指数那样几乎可以天天上涨一百多个点。
上证指数也失真了,不能代表主板,个股下跌或者上涨,也基本上不能影响上证指数了。
三相差400点距离不大,1月份可以超越
今天创业板指数就大涨了一百多个点,涨幅近4个点,和大盘的差距也就只有400点左右了。
以目前的状况来看,创业板指数超越上证指数,要不了多久,这个月超越上证指数没一点问题。
创业板指数要比上证指数早一点达到4000点了,说明创业板的注册制很成功,至少样子上是。
总之,现在A股的三大指数感觉全部失真了,只能作为参考了,个股的操作更难,很多个股跟跌不跟涨,更要警惕指数下跌时候个股大跌!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我们先回顾一下上一轮牛市的“神创板”行情,上一轮牛市,两年半的时间,创业板指数从58544点涨到4037点,涨幅高达69倍,而本轮的牛市行情,到目前为止,创业板指数118491点涨到现在3000多点,只上涨了两倍多。
就算本轮行情涨不了上一轮牛市的69倍的好成绩,但是2倍多的涨幅显然不是一轮牛市该指数的最终的目标。目前创业板指数已经突破了3000点,4000点是一个不难达到的目标。至于你说一月份能不能涨到4000点,我的答案是不好说,可能会涨到4000点,股市无论看涨看跌在短时间内都是一个概率,即使预测对了,也没有什么可骄傲,这一次对了,下一次仍然可能错。
上一轮上涨69倍的行情,大部分的涨幅都是在2015年的五个月中完成的,这五个月是牛市的主升浪行情,如果说股市从2020年1月开始就进入了主升浪行情,那么本月涨到4000的任务是可以完成的,如果市场依然维持去年的震荡上涨节奏,想在本月完成上涨一千点的目标也是画饼了,尽管截止到今天该指数出现了三连涨的行情。
自从指数修改了之后,大家都应该发现指数好像“越来越不靠谱”了,经常出现指数大涨,而大部分个股都在下跌的情况,所以最好的策略是拿住底部的股票,等待牛市的到来,让行情自己走出来才是最好的预测。
周一创业板盘中大涨4%,距离3100点非常近了,按照创业板这牛市劲,创业板指数绝对能涨到4000点。
为什么创业板指数一定会涨到4000点呢?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创业板指数还在走牛,牛市行情还远没有结束。
虽然创业板在2020年全年实现64%的涨幅,但这个涨幅还是一个牛市的起点,创业板真正还没有进入加速上涨行情,一旦创业板进入加速上涨,指数必然会涨破4000点之上。
理由就是因为A股本轮牛市,目前主板还是涨权重股,很多主板个股没有涨,其次创业板个股也是一样的,还有很多创业板个股还在底部趴着,根本没动。
当这些大部分个股进入补涨的时候,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牛市的时候,三大指数的涨幅才会真正打开,所以按此推测不管是主板和创业板指数都会涨到4000点之上。
当然创业板指数涨破4000点,肯定不是本阶段性会涨到,而是要下一轮拉升之后,创业板指数才能涨破4000点。
创业板指数当前在冲顶了,冲顶之后会进入新一轮调整,只有等新一轮调整之后,重回上涨趋势,开启新一轮拉升行情之后,创业板指数才会挑战4000点。
按照时间周期推算,创业板指数想涨到4000点要今年下半年或者2022年年初了,只有A股牛市加速之后才能涨到这个点位。
综上
创业板指数一定能涨到4000点的,需要调整之后重新启动新一轮拉升行情才行,所以建议投资者们耐心等待新一轮行情的爆发吧。
2021年1月份,A股创业板指数能超过大盘,涨到4千点吗?大家好,我是谦秋说,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有点是算命的味道了。诚然创业板指数最近走势非常凌厉,不过过去两年累积涨幅过大,权重股几乎是没有调整的味道,并在昨天(1月4日)突破了3000点,达到了3078点。按涨幅比例来说,未来需要涨30%左右,才能到4000点,从过去的经验来看,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是在资本市场,从来都是有梦想的地方,我就权当说下,一切皆有可能吧。
如果把2021年1月份这个定语,改成2021年全年,那可能性会大大增加。但我还是比较倾向于创业板指数波动范围会非常大,毕竟整个板块估值已经是没法看,不过作为注册制改革的先行军,它的示范效应还是很重要的,创业板的活力释放,也会带动上证主板,中小板,甚至主板的注册制改革,从这一点来说,谁都不好说,创业板涨不动了,毕竟它在2015年还是创出403796点的 历史 高点,未来大概率是会突破的,只是能不能在2021年实现,甚至是在2021年1月份实现,在我看来,算是小概率事件而已。
谦秋说问答,开心有内涵。
2021年1月,创业板指数有可能会超过上证指数,但因为限定时间太短,本身有一定难度。但是2021年全年,创业板指数超过上证指数,基本上没有任何悬念,创业板指数处于牛市中,肯定会超过4000点。
一、1月份创业板指会不会超过上证指数在2021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创业板出现暴涨走势,大涨了377%。而在此之前的两个交易日,创业板指均是大涨走势,在2020年12月30日,创业板指数上涨了311%,12月31日, 创业板指大涨了227%。
而在2021年的第二个交易日,创业板指出现了震荡,低开高走,最终收涨056%,但盘中有过明显的杀跌动作,一度大跌163%,说明创业板短期连续大涨后,多空已经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分歧,所以要想继续单边大涨,本身有一定的难度。
目前上证指数352868点,创业板指309798点,上证指数比创业板指高出4307点,幅度为139%,那么要想在1月份余下的18个交易日里,创业板指平均每天都需要比上证指数高出077%的涨幅,但是大家都知道,A股几大指数的强弱经常会出现转化,创业板指持续保持强于上证指的概率也较低。因此在一月份上证指数有超过上证指数的可能,但概率并不大。
二、创业板指今年肯定会超过上证指数我在2020年初的时候曾经作出过一个预判,认为创业板指在两年内一定会超过上证指数,当时遭到很多嘲讽,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当时创业板指连2000点都不到,而当时上证指数已经3000点左右。
但现在的事实已经在逐渐的印度我当初的判断,2020年上证指数上涨1387%,而创业板指在2020年大涨了6496%,涨幅远远超过上证指数,进一步拉近了两个指数的差距。而2021年刚刚开始,创业板指即将出了大涨,已经奠定了2021年创业板强势的主基调。
三、创业板处于牛市中,会超过4000点从去年我就明确提出,创业板已经处于牛市中,芯片和特斯拉两大主题会贯彻这轮创业板牛市的始末,特斯拉概念持续暴涨,而芯片在2021年上半年也出现了暴涨,虽然在7月份后出现中级调整,但这只是牛市中的调整,之后牛市依然会志。
创业板指牛市有三大支撑:
第一,创业板指已要实施了注册制,这给创业板指带来了持续走强的动力。很多人将注册制视为洪水兽猛,这是很肤浅的看法。真正的牛市一定是注册制带来的,美股注册制,照样十多年走牛。创业板在注册制之下,公司分化,好公司不断上涨,带动创业板指不断走牛。
第二,创业板里的很多公司都是新兴产业行业的公司,这些行业的前景非常广阔,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未来 科技 创新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而不再是以前简单的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来拉动,这将给这些行业带来极大的想象空间。
第二,创业板指是成分指数,由创业板里面的100只股票构成,而且会定期调整,这和上证指数的编制方法是不一样的。这意味着那些好公司会进入成分指数,推动指数不断上涨,而不好的公司会被调出指数。而上证指数里的银行股根本没有什么成长前景,中石油更是阴跌不断,创业板指与上证指数根本没有可比性。
第三,上证指数的是A股最老的指数,中途经历了几轮牛市,包括2001年的科网股牛市,2007年的6124点和2015年的5178点,积累了大量的获利盘,而创业板指成立后仅仅经过2015年一次牛市,从 历史 规律来看,不可能一次牛市就长期走熊,而创业板只要再上涨30%就可以突破2015年的高点403796点,这并不是多难的事情。
因此,创业板牛市仍在继续,今年将会超过上证指数,并且会继续走强,即便是今年不能创出 历史 新高,也会在明年创出 历史 新高。
2021年是中国的 科技 创新年,创业板中 科技 股票多,指数出创新高是肯定的,至于能否涨到4000点,还要看国家政策扶持力度,还有货币政策等等,我本人是看好后市,震荡攀升是主基调,短线注意指数冲高回落回踩,优质股票逢低分仓吸纳为主。
创业板指数才有3100点左右,就想到4000点,还一月份,等于一个月涨30%,想都不用想,三个字,不可能。
创业板市盈率已经高达67倍,上涨30%,就是90倍左右了,这是什么概念,比美国纳斯达克高一倍多,大家都是注册制,凭什么创业板可以享受高估值。
创业板20年是牛气冲天,但并不是普涨行情,而是机构抱团股上涨的功劳,机构抱团持股市值巨大,像宁德时代,市值一度逼近万亿元大关,金龙鱼市值也是一度达到7000亿元,爱尔眼科市值也是一度达到3000亿元,迈瑞医疗市值也是达到6000亿元,还有温氏股份市值也是一度达到3000亿元,创业板目前总市值也就是11万亿元,几家公司市值就接近20%,指数完全被几家大公司所左右,而这几家股票要么是现在还是牛气冲天,要么是曾经牛气冲天,大涨拉动创业板指数大涨。
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机构抱团也不是铁板一块雷打不动,也是会出现松动的,温氏股份股价从高位算起,跌幅也不小,今天金龙鱼股价宽幅震荡上演过山车。1月5日开盘随即冲击 历史 新高1399元,但随即掉头向下,一度翻绿大跌近5%,振幅达1861%,市值波动达1252亿元。
爱尔眼科也是机构抱团股,周一受到利空打压,一度下跌近9%,没有部分机构跑路,会下跌那么多吗?看看宁德时代的市盈率,200余倍,要说低估,恐怕说的人自己心中都直打鼓。
创业板指数短期可以维持强势,但最终可能会出现较大的调整,估值太高了,在流动性不宽裕下和注册制新股源源不断而来下,估值下一个台阶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极大概率。
以上只是个人粗浅看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未言老师未来几年大盘预测
是。
上证指数最高点是612404点,发生在2007年10月份,当年砖家们都在说上证指数就要上一万点,韭菜们纷纷开户,开户数量创新高。
只是接下来连续下跌,一年后,在2008年十月到达最低点,166493。下跌幅度超过百分之七十,这期间大部分成功逃顶的人死在了抄底的路上。
在山顶站岗的人几乎是用了十年时间才解套了。
一直到2015年大盘指数到了517819点,三年后又回到2440点。
可见一个大周期需要将近十年时间,下跌时间需要一年以上,三年不止。
2021上证指数还能突破3700点吗?
大盘2023年见底,牛市2023年起步
关于大盘彻底见底的年份最后提示一次;
2023年(以农历年为主,即2月4日左右为起终点)某月大盘见底部区域,同时大盘在这个月开始起步长线慢牛。
多年前无论是帖子或者回复贴,2023年的见底以及牛市起步说过无数次。
关于2023年的抄底我会在讲课中具体分析,同时分析行业板块。
长远的看,2023年以后也有很多差的年份,但上证指数很难再跌破这个底部区域。
这三年为2021年,2022年,2023年的大盘指数顶是3731点。
2007年上证指6100点买基金,现2021年上证3600点,现在会亏吗?
二月份上证指数373169点,见顶的概率大。
因为时间窗,这轮月线级别,已经走两藏数了(刚刚好28个月)
接下来大概率4月18号,附近见第二个顶,那时候,可就不妙了。
第一段下跌并不怎么严重,反弹之后,才叫开眼呢!
怎么查看2021年上半年有多少股票是跑赢上证指数的?
2007年上证指数6100点买基金,现在2021年上证3600点,现在会亏吗?存在亏损风险,买基金获得盈利和上证指数之前处于6100点、现在处于3600点,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不能据此购买基金,买基金不是稳赚钱的,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任何的金融理财品种和储蓄的概念不同,理财品种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产生亏损的风险,通常来说,普通投资者购买基金,首先应该选择一只优质的基金,然后逢低入场,采取定投的方式,巴菲特这一辈子曾经无数次的说过,对于个人投资者,最好的投资方式是指数基金的定投,参考上证指数买基金并不适合普通的投资者,并不是大盘之前上涨到了6100点,现在2021年上证在3600点,那么以后上证指数一定会涨到6100点以上,股市之中并不存在这种必然的上涨联系,上证指数也有可能会再次跌到3600点以下,这种可能性存在,因为股市当中充满不确定性,所以如果据此购买基金存在亏损风险。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想要查询上半年有多少股票是跑赢上证指数的?这需要通过,某些网站数据查询,或者通过股票软件计算获得,通过股票软件计算或者这个方法比较简单,而且也不花钱
比如通达信软件就有这个功能,选择整个上半年的时间周期,然后让软件计算在这个上半年所有股票的涨跌幅排行榜,就可以得出整个上半年,所有股票的涨跌幅
任何一只股票都可以查询到涨跌幅度了
是否跑赢上证指数或者任何指数,都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数据了
理论上可以设置任何区间,比如一个月一周,或者一年两年甚至十年,整个选择的时间周期内,股票的涨跌幅排行榜都可以得到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前三季度股票市场整体偏弱四季度A股是具有高性价比的资产
国庆长假期间,中国基金报邀请多家基金公司旗下总经理、投资总监或知名基金经理,对前三季度股市进行分析总结,展望四季度A股投资机会,仅供投资者参考。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总经理徐荔蓉:
四季度市场有望迎来均值回归
2022年前三季度,A股市场在经历了约三年的连续上涨之后出现了明显的下跌。前4月,各类指数特别是成长类公司出现了大幅度的回撤;4月底开始,在新能源类成长公司的带动下市场开启了一波较为强劲的反弹,但仍以结构性行情为主;7月至今,市场在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下再次回落,投资者情绪低迷。
从事后分析的角度看,俄乌冲突,疫情变化等宏观因素都对市场的下跌提供了一定解释,但我们更倾向于认为,今年以来市场回撤的主要驱动力是成长类公司在估值大幅提高后的均值回归。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我们继续偏逆向自下而上的选股思路,充分利用成长股大幅下跌的机会,对部分收益风险比已经较高的成长类公司逢低建仓,同时也对部分超额收益较高的公司进行了波段操作,整体基金组合仍然保持相对均衡的结构。
我们一直认为,中国股票市场在几年前就已经进入了由优秀公司引领市场上涨的新阶段——也就是“先有牛股,后有牛市”。我们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观察到,许多优秀的上市公司凭借自身战略性的规划和富有执行力的管理层,不断克服行业周期和宏观波动的困扰,持续提升股东回报和市场占有率。在相当多的行业里,股票市场和产业的良性互动促进也为这些优质公司提供了充足的资本市场资源,也为投资者提供了较好的投资回报。
展望未来,从长期看,虽然中国经济的发展仍然有非常多的挑战和压力,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等诸多问题仍在解决中,地缘政治也可能带来冲击,但站在选股投资者的角度,我们仍然对中国经济和股票市场充满信心,中国优质公司的持续健康成长及随之而来的资产再定价将是未来市场的主要驱动力。未来,随着机构投资者比例的不断增加和长线资金的持续流入,股票市场整体仍将继续保持长期稳步上升的趋势,各类宏观,地缘政治等因素带来的波动会为我们提供更高收益风险比的选股机会。
如果从较短时间维度来看,目前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消费复苏需要一定时间,随着相关激励政策陆续出台,消费恢复进度有待观察。而政策、基础设施和出口仍然保持着韧性,将对宏观经济形成一定支撑。地产方面的政策值得期待,未来房地产的销售数据可能会随着政策的发力逐步恢复。流动性方面,虽然在年初部分资金因为地缘政治等原因减持了中国市场,但我们认为这并不是持续性、方向性的。就我们的观察来看,对中国市场感兴趣,想投资中国市场的资金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广,主要原因是看重中国本身的超额收益,以及与全球市场较弱的相关度,流入逻辑是持续性和方向性的。即使现在的中美利差较大,我们认为也不必特别悲观,利差是影响资金流动性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增长情况更能起决定性作用。
作为自下而上的选股投资者,从我们关注的一些公司来看,目前企业盈利成长、景气度依然较强,虽然市场整体乐观因素不多,但从历史来看,情绪是观察指标之一,资本市场都会提前反应、过度反应。近日许多公司因为市场情绪原因出现了大幅调整,市场成交量较一两个月前有明显下降,投资者悲观情绪近似4月份的水平。展望四季度,我们认为市场情绪可能已经处于低位,未来预期会出现均值回归的过程,但回归的幅度、力度以及结构可能更多地取决于不同企业盈利和估值的状况。预计未来几个月一些偏低估值、中大市值的公司可能总体表现较强,过去一两年包括今年表现较强的新能源类公司,以及中小市值公司表现可能偏弱。
我们将继续坚持自下而上选股的投资策略,继续在更多行业中挖掘符合我们选股策略的优质公司,构建相对均衡的投资组合,逐步积累在选股上的超额收益,努力为投资者获取合理的风险调整后回报。
徐荔蓉简介:
徐荔蓉先生,25年证券从业经验,15年公募基金管理经验,CFA,CPA(非执业),律师(非执业),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现任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投资总监,管理国富中国收益混合、国富潜力组合混合、国富研究精选混合、国富价值成长一年持有期混合、国富优质企业一年持有期混合等5只基金。
兴银基金资产配置部负责人、基金经理袁作栋:
四季度展望,A股是目前具有高性价比的资产
霍华德马克斯在《周期》一书中说到,面对周期,我们或许永远不会知道要去往何处,但最好明白我们身在何处。当前的A股市场,处于周期的底部区域,具有高性价比。根据2022.9.26数据,我们采用中证800指数来衡量市场,采用忽略短期业绩波动的PB估值来衡量资产价格,目前市场处于过去十年中最便宜的10%以下。我们采用30个中信一级行业PB估值来衡量市场内部结构,有21个行业处于过去十年50%的分位数以下。市场处于周期底部,是我们乐观的最根本理由。(以上数据来源:wind,时间点:2022.9.26)
市场中有些声音,对宏观经济、国际局势和能源价格等等表示有些许担忧。但我们认为,这些负面的因素在市场中已被较为充分的pricein了。在《周期》的底部,总是充满各种担忧,从DCF资产定价模型的角度而言,这些短期数据对于资产价值的影响占比是很低的。这些担忧更多地是影响市场的风险偏好,当市值估值水平压缩到显著低点之时,负面的情绪得到充分地反应,正面的情绪就正在孕育过程中。(pricein:股价陆续反映;DCF:自由现金流贴现法)
展望后市,我们对A股市场充满信心,但同时需要做好应对短期复杂情况的准备。2022年过去的三个季度,我们在市场磨底的过程中,较好地保护了自己组合的权益仓位。市场在今年4月底第一次寻找底部,我们在第一个底部附近增加了权益仓位。当今年8月市场开始回调的时候,有声音建议是否可以降低仓位以规避可能的回调。当时,我认为市场反弹的估值位置处于40%的分位数以下,仍然处于比较低的位置,于是我选择了调整结构而不是减仓的方式来应对。我根据资产整体的高估或者低估来判断仓位的增减,如果处在合理的范畴以内,会倾向于保护好自己的权益仓位,因为我坚信权益资产具有很好的长期回报率,短暂的回调就是我们需要承受的波动。(数据来源:wind)
从实体经济的角度而言,A股市场有一定的压力,但是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机遇。当前地产产业链面临着一定的压力,这个也给整个宏观经济带来了些许困扰。我们在观察,希望房地产回归到符合人口体量和经济体量的健康均衡状态,整个产业链重新找到自己的价值之锚。其他的各行各业,无论是消费公司,还是科技公司,优秀的公司都在努力拼搏,市场的逆风期,反而给了他们跨越式发展的大机遇,使得公司持续迭代、升级,再上新台阶。对于二级市场投资者而言,市场也给了我们一个好机遇,用更具性价比的价格,参与到伟大企业的新征程。
具体行业方面,消费领域虽然整体消费数据相对弱势,但不少消费公司表现出了超预期的韧性,好公司仍在坚定地扩张自己的产品线,升级自己的渠道,打造自己的品牌,从产品力、渠道力和品牌力三个维度苦练内功。一旦市场有所回暖,这些公司将有良好的表现。科技领域遭受了景气度和国际局势的双重打击,但是我们的科技公司在扎扎实实地研发产品,拓展客户,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我们相信这些公司会有美好的明天。制造领域虽然面临着成本高涨,产品价格萎靡的困难,但是我们看到龙头公司在逆势扩张,建设成本更低的新产能、技术含量和价值含量更高的新产品、抢占更有利的竞争地位,当新一轮周期来临之时,他们会走向一个新的高度。
理智告诉我们A股是目前具有性价比的资产,但市场的涨跌起伏还是会影响到我们的情绪。安下心来做研究是我排遣压力的好手段,当我在仔细研究优秀公司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战略之时,他们乐观向上、努力拼搏的精神不断鼓舞着我,让我们坚信明天会更好!
浦银安盛基金研究总监兼均衡策略部总经理蒋佳良:
前三季度市场整体偏弱
景气和成长仍是长期主线
回顾今年市场整体走势,上半年唯一一次较大的机会时点集中于5月和6月。5、6月份市场呈现出V字修复行情,集中修复了3、4月份由于疫情带来的市场整体下跌。到了7月中下旬后,市场进入到震荡行情。8月表现震荡激烈,沪深300指数、创业板指数延续下跌态势。目前市场与3、4月份情况有些类似,外部因素看,美通胀超预期,美联储加息超预期;国内疫情反复,经济走势下行,导致市场整体疲弱,处于分歧加剧、风格加速轮动的阶段,整体处于阴跌状态。
前三季度市场缺乏明显赚钱效应
蒋佳良认为,今年的A股投资出现两个特点,第一是宏观事件对市场影响巨大,第二是景气行业内部也分化巨大。
首先,我们观察到今年市场宏观事件对市场影响巨大,俄乌战争带来的整个能源价格高企;美国通胀持续超预期、美联储加息预期不断变化带来了市场风险偏好的下降;疫情不断反复对宏观经济和消费的影响进而不断促使房地产政策的变化。
其次是市场景气行业内部的巨大分化,投资机会的持续性、逻辑完整程度都多少有些瑕疵,选股和投资的难度加大。例如同样是新能源板块,今年的热点在于光伏领域的逆变器和储能,但是光伏组件、新能车产业链等细分板块的表现就非常一般。
从成长的角度来看今年整体市场偏弱,很难持续赚取超额收益。由于经济下行,整体市场的景气度很弱,国内需求端、生产端复苏均走弱。
成长景气仍是长期主线
展望后续走势,蒋佳良认为短期维度上,三季末市场和今年3、4月时的整体环境较为类似,受疫情反复、美联储加息、稳增长乏力、俄乌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市场情绪较为谨慎。因此,近期表现较好的板块是估值较低、基本面(部分)改善的央企地产、煤炭等价值类股票。
目前来看,市场仍没有显现出比较明确的投资主线。
未来我们依然会重点关注景气度较高的投资板块。中国仍然是大国中增速较高的国家,A股从长期来看仍然是成长的资本市场,尽管短期内会有各种干扰,但长期来看,景气和成长仍然是A股市场最大的主线。
其次,是坚持布局均衡投资。一方面是成长内部,重点关注在赛道和方向进行均衡,另外在市场维持震荡的时候,我们还会维持成长和价值的交易性均衡。
目前来看,2022年权益类基金整体表现一般,市场缺乏明显赚钱效应。目前市场关注度集中在俄乌战争导致能源价格高企带来的新旧能源的投资机会;自主可控带来的半导体和军工行业机会;对经济的期待带来的地产和地产产业链的投资机会;以及出行产业链和白酒、医药等消费板块。
但展望2022年全年,蒋佳良仍然保持信心。均衡的投资策略有助于震荡市中基金控制组合的回撤。主线方面,由于能源格局变化,关注光伏等板块的长期向上趋势,同时会关注随着经济企稳复苏,带来的消费和出行产业链的机会。
德邦基金副总经理汪晖:
抓住时代趋势,乐观看待阶段性底部机会
2022年以来,国内宏观经济波动率提升,资金面持续宽松,股票市场行业轮动加速,分化明显。从经济反弹的稳增长预期,到对于通胀问题的担忧,再到俄乌冲突升级,疫情封控切换经济复苏,美联储加息屡超预期等,一些列事件主导了股票市场的阶段性行情,相对复杂的市场环境给投资带来不小的考验。
要在今年的行情风格中获益,基金经理对市场情绪变换的敏锐度尤为关键,要能对阶段性节奏有明晰的预判,然后自上而下踩准行业轮动,才有机会捕捉到显著的超额收益。
近期,上证指数已经回调至3100点附近,A股交易全球衰退的情绪浓厚。从美国通胀的超预期开始,美元指数走强,商品指数坚韧,美联储9月不出意外的再次加息75BP,并且在连续三次大幅加息后,仍维持鹰派表态。这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引发了市场的强烈担忧,但在我看来,至今,市场已经定价了足够多的负面预期。
当市场充分定价了海外风险后,A股的主要矛盾将更多关注在对国内经济与政策的预期。当下边际向好的积极因素越来越多,至少年内不必过度悲观,反而要把握这一积极参与市场的窗口期。
10月前半月,宏观政策处于不可证伪的窗口期,经济修复实现的逻辑是我比较看好的主线思路。面向2023年,国内拉动经济的各大要素都可能面临或多或少的压力,出口在历史高基数、海外弱需求的背景下压力加大,增速持续高位的固定资产投资可贡献的增量相对有限,而彻底激活地产以拉动经济的概率相对较小。因此我认为,以下两大主线是宏观经济映射在A股市场的投资线索:
一是消费在持续走弱后,受益于防疫政策的动态调整可能获得结构性机会;
二是在外部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立足双循环战略,与能源、安全、制造强国相关的领域可能具备投资机会。
受疫情反复影响,国内消费复苏尚弱于市场期待,虽然中长期看国内消费存在降速预期,但是防疫政策的持续优化,消费场景的恢复重塑持续带来边际变化,随之产生困境反转和龙头进阶的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出行链条的航空、旅游、酒店、机场等行业。防疫政策的优化将会带来消费相关行业景气度的逆势提升。由于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远弱于大型企业,在疫情反复冲击之下,行业面临强烈的主动出清,出行链条的供给侧格局将持续改善。预计随着各行业的复苏,龙头公司的市占率将迎来明显的提升,酒店的连锁化率持续提升,头部航司的市占率显著提升,在加速集中的过程中,出行链的业绩弹性与股价空间将会得到兑现。
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环境下,突发事件频发成为新常态。在此趋势下,我判断,国内经济将更多地侧重于内循环发展,注重独立安全、自主可控。首先是货币财政政策的独立,欧美央行在天量宽松后转向紧缩,面临强烈衰退预期,而我国在2020年后便以克制的政策引导为主,形成了有效的对抗与错位,使我们有独立发展的窗口期。应对国际局势,最主要还是能源安全、军事安全、制造业自主可控。
能源安全包含了新旧能源的同生发展,既要新能源设备的国产进阶,也要传统能源供给端的稳定可控。在碳中和问题上达成共识后,新能源系统建设投入不断加大,挤压了传统能源的资本开支,导致传统能源侧供给短缺继而出现价格中枢上行,而这又反向刺激了新能源替代的进一步加速。所以重视新能源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略由此产生的传统能源的投资机会。
军事安全方向不仅包含了地缘冲突带来的国防军工的高景气发展,也包含了北斗导航和通用航空等军民融合的进程加速。“十四五规划”政策对于国防军队方面的重点关注无疑为中长期下的军工行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性支持,而为应对潜在的军事博弈升级,我国军工也将在卫星导航技术、海军舰船、军用飞机等几大产业链追求持续突破。军工行业的投入与产出或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行业景气度有望在一个长周期内维持较高的水平。
就制造强国战略而言,因近期国外政策频出,芯片、新能源、CXO等多个领域的贸易环境频繁变动,使国内制造业必须实现自主可控的多个关键领域再次被高度关注,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电子、军工、机械等高端制造业的上游。
展望后市,对市场回调的恐慌已逐渐兑现,阶段性的底部已经形成,对未来无需过度悲观。在边际向好的因素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中,我们投资的关键是把握好国内外经济错位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具备高景气与确定性的投资机会,消费复苏以及安全自主方向在往后的一段时间内有望为市场贡献超额收益。
英大基金权益投资总监兼权益投资部总经理汤戈:
抓住当前低估机会,布局确定性逻辑主线
2022年以来的A股市场经历了年初的快速下挫-反弹-二次探底的过程,至今其下跌幅度尤其市场情绪已基本达到2018年A股市场大幅杀跌的情形。本年度,国内外影响市场的因素具有较大的突发性,尤其俄乌冲突的发生对国际关系、能源供应和通胀压力等多方面产生长期影响。美联储乃至全球部分主要经济体为应对通胀而做出加息紧缩流动性操作,继而影响对海外经济及盈利的预期。而国内三月以来疫情的再度反弹及较疲弱的需求复苏,多重因素影响下导致A股大幅下跌。
市场当前进入信心恢复期。对于权益市场的预期,我们宜从投资确定性出发,从国内外繁杂难辨的不确定中,抓住当前低估机会,布局确定性逻辑主线。
自新冠疫情爆发后,A股市场相对海外权益市场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政策层面的区别为表,我国对于疫情防控的政策以人民健康为基本决策底线,而海外主要以保需求政策为主并出台历史级别的刺激政策。经济层面的不同为实。宏观预期方面,中国与世界经济仍会保持政策推动下的阶段性错位,同时更深层次的影响因素是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产业链地位的重塑,中国的基础设施、产业工人技术能力、供应链稳定性等保证了重点行业的竞争优势,并在过去十年来尤其在疫情中得到证明。国际经济环境虽有逆全球化苗头,国内企业长期有因贸易冲突受到压制的方面,比如此美国对中国企业掀起的此起彼伏的半导体禁运、征收额外关税或者近期的生物制药法案等。虽然该势头短期内并不会好转,但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看,全球分工已然形成,且我国国际贸易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另一方面,国内庞大的消费市场也是重要支撑。同时一个硬币必然是有两面,外来的打压也给民族企业创造了更多发展自身的动力和机会。我们确信在这一轮全球产业转移过程中,我国的竞争优势企业将有较确定的成长表现。
短期来看,对标A股历史,其周期底部特征凸显,对标海外重点市场,A股的韧性和盈利预期对全球有明显吸引力。后续市场有三点可期:一是,疫情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持续减弱,包括因疫情导致的基建开工难、促消费推进难等;二是国家对于房地产的扶持或见组合式政策推出,地产企业逐步走出困境将减低其对经济增长整体的负向拉动,对稳定经济起到重要作用;三是以国内重要会议的召开为契机,将向社会展示我国中短期的经济目标和预期,从而提振市场信心。从结构上看,有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期的修复:一是上游原材料价格维持稳定或略降,对中下游的制约持续减弱,对冲需求侧的不确定;二是能源危机下结构性看好部分制造业的出口;三是从历史估值点位看市场已经进入较低位置,等待预期修复和市场信心的逐步恢复。
分行业来看:
1、中游制造
传统制造和先进制造领域有不同的逻辑,一方面继续关注的方向是能源成本趋于稳定的企业,以及疫情影响减弱之后,企业的生产成本自然修复带动之下的中游制造企业,包括了部分的传统制造企业,例如汽车零部件、风电等公司。另一方面,关注汽车智能化发展过程中技术壁垒较高,同时通过渗透率抬升带来业绩增速的竞争优势企业;关注新应用催生下的新技术新产品的企业,尤其是走出或即将走出第二增长曲线的企业,包括部分电子、计算机行业的科技企业。
2、大消费
回调近两年后,消费板块中其实存在不少处于历史估值底部的行业。从总体看大消费行业的Beta机会不明显,但部分企业经历了类似于被动的供给侧改革后,优势企业或将以商业模式创新,或将在逆势中抢占市场,从而形成新的赢利点等待快速业绩的快速上升期。
3、医药健康
在疫情影响以及集采的阴影下,整个医疗板块包括医疗、服务、医药行业盈利短期并没有明显反转机会。建议基于自下而上的深入研究寻找不同逻辑,寻找泛消费属性的企业,同时等待时机。
4、金融周期
看好部分保险,尤其看重产品创新、符合行业规律、叠加品牌优势的正规化运营企业。关注煤炭行业,认为煤炭企业的涨幅是由于供给侧优势叠加自身发展的变化带来的企业盈利变化,但当前节点其盈利快速上升周期似乎基本接近尾声,也不建议追高。
汤戈简介:2020年5月加入英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公司权益投资总监兼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历任国泰君安证券公司企业融资部、大企业战略合作部项目经理,国信证券有限公司投资研究总部行业研究员,华西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研究总部高级研究员,英大泰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管理部总经理助理兼权益投资处处长、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英大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策略师兼组合管理部总经理,泛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兼证券投资部总经理,泛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兼民丰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九泰基金总裁助理、致远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兼执行投资总监刘开运:
审时度势、不宜悲观
通胀高烧不退,权益资产承压
2022年前三季度,在多种不利的因素的影响下,全球主要权益市场经历了明显的下行,国内股票市场同样难以独善其身。综合来看,三个主要的因素影响了今年权益市场走势。第一,全球发达经济体为应对自身高通胀实施的大幅加息行为,明显打压了市场风险偏好。高通胀形成的原因复杂,既有客观的疫情带来的全球供应链紊乱的因素,又有地缘政治冲突下凸显的能源、粮食安全问题,还有意识形态主导下的逆全球化带来的供应链不稳定的原因。第二,国内疫情反复对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消费服务等行业影响明显,并影响到市场主体的投资、消费意愿。第三,部分行业交易过度拥挤,在市场风险偏好下降的过程中,估值存在调整的空间。
构建科学体系,提升应变能力
在经历今年以来明显的市场波动后,我们对市场的复杂性、多面性有了更充分的认知。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作为基金经理,应该提高对投资环境变化的敏锐度,做好充足的预案,在市场没有按照预期变化的方向发展的时候,要能够做出适当的应对以降低组合风险。市场预期的变化决定市场的走势,对预期的边际变化的观察就要细致入微,这就对研究的深入层度、研究的前瞻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未来,要通过不断完善系统化的跟踪指标体系,构建更具适应性的投资方法。
克服线性思维,不宜盲目悲观
我们运用“四维驱动模型”(包括政策、经济、资金、估值四个维度)来分析四季度的市场环境。首先从政策端,为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国内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并出台了包括新能源、消费、房地产等多个行业的支持政策。其次从经济基本面来看,今年二季度在疫情的影响下,经济增速较低,后续伴随供应链修复,疫情对生产、消费影响下降,经济企稳回升可期。另外,经济政策的出台到见效有一定的时滞,经济实现企稳弱复苏的态势逐步形成。第三,从资金的角度,从2021年2月份以来,基金发行逐步降温,市场增量资金逐步减少,今年更是基金发行的冰点期,未来伴随市场企稳,基金发行或将逐步修复,未来市场增量资金可期。第四,经历前三个季度的市场的大幅调整,当前市场估值已经处于明显的低估区域,股票隐含回报率较高,开始具备明显的投资价值。综合来看,我们对四季度权益市场并不悲观。我们需要需要克服线性思维,寻找潜在的积极变化,在市场悲观声中,把握布局投资的良好时机。从行业角度,我们认为前期调整较为充分的消费、医药、服务业,在经济复苏与疫情对经济影响下降的预期下,或将有机会实现超额收益。另外,新能源行业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产业变革风起云涌,景气度维持高位,最近的阶段性调整同样给了市场不错的投资机会。
个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