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0日上午,A股的走势怎么样?
2023年A股行情如何?券商喊出上半年或进入慢牛通道重点布局“新时代五朵金花”
2022年逐渐进入尾声,今年以来A股市场跌宕起伏,沪指再度在3000点横盘整理,众多投资者已经开始关注明年行情与机会。随着各大券商一年一度的券商策略会正如火如荼召开,首批券商2023年度投资策略也纷纷出炉。
展望2023年,招商证券、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等头部券商各抒己见,多数券商仍看好A股未来走势,更有券商喊出“明年上半年权益市场有望进入慢牛通道”;在行业配置方向上则多数看好安全和科创主线。
A股明年上半年或迎来反转
明年行情将如何演绎?券商普遍认为,当前A股已处于历史底部,明年上半年市场有望迎来估值修复,甚至步入慢牛通道。
作为A股最著名的“魔咒”之一,招商证券策略会11月23日在上海召开,并抢先发布了2023年投资策略观点。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表示,2023年A股将进入中期反转的结构性震荡上行周期,走势类似“N”型走势。但考虑到增量资金相对有限,且有外部的一些风险和压力,2023年整体将会类似2003年、2013年一样,呈现逢三逢四结构牛特征。
“2023年中国投资主线非常明显,就是结构牛。”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表示,2023年中国资产,特别是权益资产机会大于风险。从中短期角度来说,宏观经济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2023年A股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有望改善,另外风险偏好的影响也有望改善,伴随着增量资金信心的逐步恢复,A股市场有望迎来结构性机会。
“当前A股具备大部分历史大底特征。”华泰证券认为,2023年或为市场筑底修复的变化年,2022年底前仍有杀估值的风险,当前至明年A股估值或呈现“√ ̄”形态;2023年上半年估值修复或启动,修复斜率前高后低。
浙商证券也在2023年度策略报告中传递出对权益市场的看好,“2023年扰动市场的宏观不确定性因素将逐渐淡化,权益市场有望迎来新的转机,并有望在2023年第二季度起进入慢牛通道。”
安全和科创主线获券商一致看好
哪些方向值得重点布局?具体配置上,安全、科创、高端制造、新能源等主线成众多券商关注焦点。
对于2023年A股投资机会,兴业证券策略团队认为,聚焦安全、科创、先进制造行业以及共同富裕等四大方向,未来数年A股行情的主线将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有望从以“新半军”(新能源、半导体、军工)为代表先进制造业,进一步向信创、生物医药、基础软硬件、数字经济等“信军医”领域扩散。
此外,报告还特别指出,2023年可重点关注科创板投资机会,科创板或将成新一轮上行周期引领者。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表示,当前的科创板或类似2012年创业板,在经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系统性调整后,随着国内聚焦长期“国家安全、独立自主、高质量发展”,且估值、持仓均处于底部,科创板有望率先引领市场从底部走出,成为新一轮上行周期的引领者。
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指出,2023年A股有望从重视龙头、各种“茅”、高现金流的投资思路,向围绕科技自立自强、安全发展、高端制造、硬科技、专精特新这5个关键词构建的新选股思路转变。投资者可以考虑重点布局军工装备、新能源、高端制造、医疗医药、自主可控“新时代五朵金花”。
德邦证券认为,展望2023年A股市场,投资主线分为三方面,一是保障战略安全,如国防军工、信创、中药、医疗和能源安全等板块;二是加快制造强国,如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半导体设备等行业;三是加强战略纵深主线。
中信证券2023年投资策略认为,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制造强国,技术跃迁势在必行。结构层面,以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为代表的中道风格预计将延续。
苏州证禾基金经理许志强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信息安全行业长期值得适度的“战略乐观”。从常识来看,信息时代正加速到来,全球产生和传输的信息量也在快速提升,信息安全作为伴随而来的刚需,未来成长空间必然是增长的。根据国际调研机构IDC预测,2025年中国数据总量将增至48.6ZB,占全球数据圈的比例将从23.4%提升到27.8%。
中金预测中国经济增速有望超5%
除了对明年A股市场指数走势、板块配置等方面进行预判,中金公司还发布了2023年度宏观策略展望报告,对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环境做出前瞻解读。
中金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文朗表示,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超5%,风险资产表现或更为亮眼。如果假设疫情的影响逐步减弱,经济内生动能改善,且财政以及准财政政策力度继续加大,尤其是支持新兴行业发展,中国经济增速可能为5.2%左右。
从结构来看,张文朗认为,2023年房地产将企稳回升,传统基建也将保持稳定的增长,但绿色转型和数字经济等新经济的增长空间更大。而资本市场方面,预计2023年风险资产的表现将比较出色。
中银国际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尽管当前中国经济整体仍然低迷,但向好的趋势正在显现。而近期国内债券市场波动明显加大,国内经济前景的改善正是主要原因之一,从花旗中国经济意外指数来看,近期中国经济数据好于预期。此外,除了经济数据短期走势,国内宏观政策近期也在释放积极信号。
相关报道招商证券再破“A股魔咒”调侃建议布局“新时代五朵金花”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房地产板块大涨北向资金净买入逾70亿元
A股三大指数今日收盘涨跌不一,沪指上涨0.4%,深证成指下跌0.48%,创业板指下跌1.12%。市场成交额低迷,今日不足7500亿元。行业板块涨少跌多,房地产板块大涨,保险、银行、煤炭板块涨幅居前,电池、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赛道领跌。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逾70亿元。
机构论市八大券商主题策略:当前地产板块仍然属于估值修复的起点地产股应该乐观一点!
每日主题策略讨论,网汇总八大券商观点,揭秘行业现状,观察行情走势,提前为您把脉A股。
国信证券:基本面回暖带来困境反转地产股应该乐观一点!
随着收入信心改善、烂尾担忧缓和,基本面的改善是值得期待的。重磅政策的持续落地,配合基本面回暖带来的困境反转,地产股应该乐观一点。2023年,我们看好三条主线:1.久经考验的优质房企,推荐保利发展、招商蛇口、万科A、龙湖集团、金地集团、绿城中国、新城控股、碧桂园;2.接近“上岸”的困境反转型标的,推荐旭辉控股集团、旭辉永升服务;3.受地产拖累的物业板块,推荐招商积余、万物云、保利物业、碧桂园服务。
海通证券:地产融资端暖风频吹地产行业有望边际转好
我们认为,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前提下,地产融资端暖风频吹,地产行业有望边际转好,在“保交楼”的框架指导下,竣工端有望率先恢复,最终地产的好转会拉动整个消费建材产业链景气度提升,建议关注涂料上市公司三棵树,瓷砖上市公司蒙娜丽莎和东鹏控股,五金上市公司坚朗五金,板材上市公司兔宝宝,石膏板上市公司北新建材,管道上市公司伟星新材、公元股份,防水上市公司东方雨虹、科顺股份和凯伦股份。
信达证券:房地产板块仍然是确定性和弹性都较优的选择
站在当下,地产链年度配置价值仍然较高。我们认为对基本面数据无需过度悲观。我们认为只要房价下滑速度可控,随着供需两端组合政策的发力,刚需大概率会在未来1年内有阶段性的回归。在销售数据企稳之前,房地产板块仍然是确定性和弹性都较优的选择。销售数据企稳之后,除了房地产板块之外,可以开始关注一些弹性较大的投资链和销售链,比如水泥、玻璃玻纤,以及装修建材。如果房企纾困持续推进下,融资环境得到好转,可以期待信用环境好转传导到投资回暖。可以重点关销售链,如装修建材、白色家电的表现。
中邮证券:看好地产板块行情持续性配置重点关注三条思路
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看好地产板块行情持续性,配置重点关注三条思路,优质民企信用修复、行业见底复苏、区域格局优化。目前市场关注点及后续地产股表现的关键点在于销售能否企稳,我们认为目前政策已形成组合拳,销售正处于磨底阶段,楼市在政策组合拳之下是逐步恢复的,但恢复过程或将是缓慢且充满波动的。标的上建议关注三条思路:1)优质民企(包括混合所有制房企)信用修复思路,建议关注新城控股、金地集团;2)天地源、滨江集团、华发股份等房企受益于区域楼市供给出清、需求稳健,有望实现逆势发展;3)行业见底复苏带来的β行情,利好保利发展、招商蛇口等龙头房企。
国金证券:短期部分民营房企受金融支持现金流或出现边际改善
短期部分民营房企受金融支持现金流或出现边际改善,而中长期看央国企的发展更有支撑,在优质的土储和持续的拿地能力加持下,更享宽松政策带来的利好。首推主要布局重点城市核心板块的改善型房企,如建发国际集团、绿城中国、滨江集团等;稳健选择现金流安全且能保持一定拿地强度的头部央国企,如中国海外发展、招商蛇口。
广发证券:当前地产板块仍然属于估值修复的起点建议关注板块投资机会
近期楼市政策力度和频次也较此前有明显提升,有助于解决行业问题、稳定行业趋势,推动行业整体信心恢复。当前地产板块仍然属于估值修复的起点,且政策意图的转变,利好板块整体的价值修复,建议关注板块投资机会。
湘财证券:建议关注拿地投资能力强、信用风险较低的龙头房企
政策方面,9月底以来供需两端的支持政策加快出台,尤其是11月以来针对房企融资的政策落地,有利于推进完成“保交楼”。但目前销售仍较疲软,制约房企拿地及开工意愿,投资将继续承压。我们认为政策出台对提振市场信心有较大作用,估值修复有望延续,但执行效果仍需时间观察。建议关注拿地投资能力强、信用风险较低的龙头房企,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民生证券:受益于近期地产开发端促进政策密集推出市场对物业公司经营可持续性预期有所改善
受益于近期地产开发端促进政策密集推出,市场对物业公司经营可持续性预期有所改善,对物企的独立性认知持续强化,物业管理行业估值有望进一步提升。维持物业管理行业“推荐”评级。公司层面建议关注高弹性与高成长两条投资主线:1)高弹性标的:市场对公司经营可持续性分歧较大、PB较低、且母公司受益近期政策较多的实力物企——旭辉永升服务、碧桂园服务、新城悦服务;2)高成长标的:业务具有强确定性、母公司经营稳健、收入规模高增长的优质物企——滨江服务、新希望服务。上述公司长期考虑特色增值业务成长与渗透率提升,短期仍以价值重估为主。
A股最新估值表(截至2022年11月11日)
本周,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指累涨0.54%,深成指累跌0.43%,创业板累跌1.87%。申万一级行业中,房地产、轻工制造表现强势,前者本周涨9.53%,后者涨4.09%。
房地产最新PE(剔除负值,TTM,下同)为10.64倍,板块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轻工制造最新PE为21.13倍,市盈率百分位为20.54%,即当前估值只比历史上20.54%的交易日贵。
对于房地产板块,平安证券表示,尽管短期行业信用修复仍需要时间,但主流房企估值已跌至历史低位,同时政策端持续发力利于民企信用及融资修复,带来估值端修复。光大证券则表示,政策利好频发,促需求进入实质性阶段。预期后续随着疫情好转,悲观情绪修复,房地产行业供需回暖可期。
至于轻工制造板块,东兴证券表示,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边际放宽,消费需求有望加速复苏,我们看好化妆品&医美、服装等消费品类的提振。
而市场热门指数估值方面,中证银行指数的估值小幅攀升至4.29倍,仍处历史极低位置。新能源车、半导体和军工的估值分别为29.83倍、39.02倍和50.23倍。国证食品、新能源车和证券公司的市盈率百分位居前三,分别为57.34%、31.46%和23.65%。
2023年a股为什么跌得这么厉害
2023年a股为什么跌得这么厉害
A股市场是中国主要的股票市场,其历史上曾多次经历大幅下跌的情况。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a股为什么跌得这么厉害,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a股为什么跌得这么厉害
一、宏观经济环境因素
1.经济增长放缓:经济增长与股市表现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当国家面临经济增长放缓的压力时,投资者对未来盈利前景感到担忧,可能出现抛售行为。
(1)GDP增速下降或低于预期:经济增速的放缓可能会降低企业盈利能力,削弱投资者信心,从而引发抛售情绪。
(2)减少的消费支出和投资活动:经济增长放缓可能导致消费者支出减少和企业投资减缓,对相关行业和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引发抛售压力。
(3)出口下滑和国际贸易紧张局势:全球经济形势不佳、贸易争端升级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中国企业的出口下滑,进而影响盈利能力,引发投资者的担忧情绪。
2.金融风险:金融体系中的风险事件会导致市场恐慌情绪,引发A股大幅下跌。
(1)债务危机:企业债务水平过高并出现违约风险时,投资者对于相关公司和行业的信心会受到严重打击,引发抛售压力。
(2)汇率波动:货币贬值或外汇市场剧烈波动,特别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可能导致外资撤离,并对中国企业的盈利能力造成冲击。
二、市场因素
1.投资者情绪:投资者情绪的波动是股市波动的重要驱动因素。情绪的悲观或乐观可以引发大规模抛售或过度买入,导致A股大跌。
(1)群体心理:羊群效应使得投资者倾向于跟随他人的投资决策。当大量投资者产生恐慌情绪时,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加剧市场下跌。
(2)恐慌情绪:大规模抛售和市场恐慌可能被过度夸大,导致市场进一步下跌。投资者在恐慌中往往无法理性判断,盲目跟风抛售。
2.投资者行为:投资者的行为可能导致市场的非理性波动,进而引发A股大跌。
(1)前景理论:投资者对未来收益和损失的评估存在偏差,导致非理性的投资决策。他们可能更容易受到短期利润冲动的驱动,而忽视长期投资价值。
(2)信息不对称: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差异可能导致市场波动,特别是在负面信息传播时。投资者对公司业绩、行业前景等信息的不确定性可能引发恐慌情绪,导致抛售压力增加。
三、政策因素
1.宏观调控政策变化
政府的经济政策调整会直接影响到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动。政策变化幅度较大或市场对政策产生误读,可能导致市场剧烈波动。
(1)财政政策:财政支出规模、税收政策等的变化会影响企业盈利、消费和投资预期。当政府减少支出或加大税收时,可能导致企业盈利预期下降,投资者信心受到打击。
(2)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的调整、利率变化等政策举措会影响市场流动性和资金成本。当政府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时,市场流动性可能收紧,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影响股市表现。
2.监管措施收紧
监管机构采取收紧措施以抑制市场过热或风险扩大,可能引发资金撤离和市场下跌。
(1)监管政策:证券监管机构对市场交易规则、融资规定等进行调整,影响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当监管政策收紧时,例如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可能引发投资者担忧和抛售压力。
(2)融资限制:过度杠杆化和高风险融资受到限制时,市场上可能出现流动性紧张和投资者信心动摇的情况,导致A股大跌。
四、国际因素
1.全球经济形势:全球经济的变化对A股市场有着重要的影响。
(1)全球贸易摩擦:贸易争端和关税升级使得中国企业面临出口压力,进而影响盈利能力,引发投资者的担忧情绪。
(2)全球金融危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可能引发市场恐慌情绪,导致A股大幅下跌。
2.外资流动:外资对A股市场的投资与资金流动情况密切相关。
(1)外部投资环境:全球资本流动和对新兴市场的风险偏好可能导致外资流入或流出中国市场。当外资大规模撤离或减少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时,可能引起A股大幅下跌。
(2)地缘政治风险:国际局势紧张或地区冲突可能引发外资撤离或避险行为,进而影响A股市场。
a股和b股的股票交易区别是什么
1、定义不同。
B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特种股票,是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外币认购和买卖,在中国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外资股。
A股,即人民币普通股票,是由中国境内注册公司发行,在境内上市,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供境内机构、组织或个人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
2、交割制度不同。
B股实行T+3的资金交割制度,即投资者在T日卖出股票后,资金在T+3日可以转出到银行卡。
A股实行T+1的资金交割制度,即投资者在T日卖出股票后,资金在T+1日可以转出到银行卡。
3、最小价格变化不同。
B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最小价格变化为0.01港元;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最小价格变化为0.001美元。
A股在深圳、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最小价格变化都是0.01元。
股票的买入方法有哪些
市价单买入:以市场当前报价直接买入股票,成交即时。适用于交易量较大、流动性较好的股票。
限价单买入:设置一个期望的股票买入价格,当市场价格达到或低于该价格时,会以该价格买入股票。适用于希望在特定价格买入的投资者。
分批买入:将要买入的资金分为若干等份,分批进行买入。这样可以降低成本,平均分摊买入价格。
购买股票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投资目标与风险承受能力:明确自己的投资目标(短期还是长期投资、资本增值还是股息收入等)和风险承受能力,以制定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
公司基本面和行业前景:研究所购买股票公司的财务状况、业绩表现、行业地位等,评估其未来潜力和风险。
技术面分析:结合技术指标和图表分析,判断股票的走势和买入时机。
分散投资:不要将所有资金集中投入一只股票,应考虑分散投资于多只股票或其他资产,以降低风险。
股票交易费用和税务:了解证券交易费用(如佣金和印花税)并考虑其对投资回报的影响。
长期投资:股票投资通常适合长期投资,不要过于频繁地买卖,要具备耐心和长期持有的意识。
a股三大指数是指什么
上证指数:
中证指数公司编制的,上证指数的样本股是上交所上市的全部上市公司,上交所上市的股票代码以60开头,它是通过加权平均的算法将众多股票编制成了一个指数,因此上证指数反映了能反映全市场股票的走势。
深成指数:
国政指数公司编制的,深证成分指数的成分股是深交所上市的企业中,具有代表性的500家企业,通过派氏加权平均后得出的一个指数,所以深证成指包含一部分创业板股票,以及一些中小盘股的股票。
创业板指数:
是国政指数公司编制的,选取的标的股是创业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100只股票组成,反映创业板市场的运行情况。
多只银行股近1个月涨超20%机构看好明年估值修复行情
昨日,银行板块迎来本月首个集体翻红的交易日。11月以来,受利好政策消息刺激,银行板块已上涨16%,一改今年以来低迷走势。
日前,多家券商发布了银行业2023年度投资策略报告,普遍认为2023年经济进入复苏通道后,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地产支持政策持续发力的背景下,银行板块确定性迎来估值修复行情。
银行股纷纷上涨
昨日,金融板块集体上涨,保险、券商、银行板块涨幅居前。银行股方面,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涨幅均超4%,包括中信银行、邮储银行在内的17家银行涨幅超过2%。其中,招行A股上涨4.97%,为42家上市银行之首,其H股涨幅更是达到8.83%。
从全年来看,今年前10个月银行股整体处在下跌趋势中,进入11月,终于迎来反弹行情。数据显示,11月申万银行指数上涨14.12%,跑赢同期上证指数约5个百分点,23个交易日中有15个交易日上涨。从资金流向来看,截至昨日,近20日的主力净流入金额达191.74亿元,净流入规模居于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的第6位。
从银行个股来看,截至昨日,宁波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近一个月涨幅超过20%,这3家银行分别上涨逾28%、24.4%和23.8%。另外,包括兴业银行、青岛银行、中信银行在内的6只银行股涨幅超10%。
从估值来看,银行板块仍处于31个细分行业中最低位置,11月的快速反弹也让银行股估值整体有所回升。截至昨日,市净率高于1倍的银行个股已从10月底的1家增至4家,但目前仍有38只银行股处于“破净”状态。
事实上,过去1个月银行股的快速上涨主要来自于政策面的多重利好驱动。近期,为进一步提振房地产市场,房地产融资迎来信贷、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的“三支箭”政策支持。在多重政策利好催化下,市场对于房地产销售改善的预期表现得更为乐观,对于银行资产质量的信心也较此前更为积极。
估值修复行情可期
近日,多家券商研究机构发布银行业2023年投资策略报告,预计宏观经济进入复苏通道,银行板块将确定性迎来估值修复行情。
国信证券王剑团队研报认为,2023年政策继续引导金融机构让利实体经济,上半年净息差承压,另外,来年年初按揭重定价也会对净息差带来较大冲击;但下半年随着经济逐步企稳复苏,预计净息差有望稳定。实际不良生成率小幅反弹,但预期改善,尤其是对于房地产领域信用风险预期改善明显。
国泰君安证券研报认为,银行板块当前处于政策底、估值底和业绩底的“三重底”共振催化阶段,因而全面看多银行板块2023年的投资机会。随着地产风险和疫情形势等压制银行板块的因素不断缓解,加之银行业绩在2022年第三季度营收增速处于底部,预计部分银行股将进入景气上行区间,优质个股仍能保持营收和利润的高速增长。
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在研报中表示,2023年经济预期显著好转,虽然面临出口增速下滑影响,但内需有望发力,经济增速或将有所修复。当前,A股银行板块PB、PE估值及机构持仓比例均处于历史低位,性价比凸显。
天风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郭其伟研报分析称,宽信用、稳地产是银行资产质量稳定的有力支撑。同时,在“保交楼”、疫情防控政策调整的背景下,居民收入预期有望加速改善,风险偏好和购房热情都有望回暖。目前,银行股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政策底是银行超额收益行情启动的主要时间点,建议重点关注前期估值受制于地产风险的银行和经济发达区域的优质中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