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轮动快,资金交易量又小,现在的A股市场该如何做呀?
小资金量的散户如何去炒股?
小散可以结合以下技巧来炒股: 1、顺势而为 小散在股票交易过程中应该紧密的跟随市场的脚步,即在市场行情较好的时候买入,在市场较差的时候卖出,不要逆势而为,即在市场行情较差的时候进行抄底操作。 2、结合个股的走势,进行波段炒作 小散可以结合个股的走势,在个股的低位买入,在高位卖出,赚取一定的差价。 3、密切关注市场的热点 市场热点会受到市场上的投资者追捧,在较短的时间内,个股会出现大涨的情况,因此,对于小散来说,应该密切的关注市场热点的变化,寻找短期炒作的机会。 除此之外,小散在炒股票时,应该合理地控制其仓位,切莫全仓买一只股票,多买几只股票,来分散风险,同时,买入之后,设置好止损止盈位置。板块轮动的很快,怎么才能跟紧节奏呢?
要知道,一般机构在炒股都是编程式系统化操作,电脑肯定比人脑在信息处理上快的多。
举个例子,在港交所,大家如果有证券开户的话,可以关注一下,大的机构做T,精确到0.5元,大手笔挂单撤单,速度之快,一般人肯定是跟不上的。
所以与其想着跟机构进行板块轮动,抢手速,不如做一些长线投资,提前布局。这就好比,要求当下的你说出明天的温度,这个要求是很高的,不依托专业的机构支持,个人只能乱猜一通。但是要你说出几个月后的季节轮替,这个难度就小好多了。
所以说在炒股这件事上,我们不要自己给自己加难度,能赚上钱才是最终的目的,鉴于此,我们可以
1.拉长时间跨度
别人速度快,板块轮动一两天就做切换调整,我们就将时间轴拉长,一个季度,调整一次,抑或半年调整一次,一年,甚至几年调整一次。我们关注盈利的确定性,胜过暴利性。时间和复利会给我们财富爆发式的成长的。
2.在能力圈内提前布局
A股中有3000多只股票,涉及多个板块和领域,我们没法个个板块都精通,因此深根在自己的能力圈内,宁可放过未知的板块,埋伏蹲守自己熟知的行情,也不要贸然出手!
3.忽视短期波动,追求价值投资
跟随板块轮动,频繁交易,交易成本高,而且很容易踩空。鉴于此,还不如找几只成长型的股票,做长期投资,伴随企业一同成长!
上述内容系【投顾吴鹏】原创,仅做学习交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特此声明!如果您觉得内容有点道理,麻烦点个赞,关注一下呗,小编先行谢过!
现在的A股市该抄底还是逃命?
其实告诉你该抄底该逃命的人,说的都是他们自身的判断,如果他们真的那么厉害的话,那么股市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波澜壮阔”了,就怕告诉你抄底的人,等着你去接手自己好逃命……也怕告诉你逃命的人,在你低价卖出的时候,乘势收购……你究竟应该怎么做,更重要的还是看看你自己的经济状况、对市场未来趋势的判断以及你自身的盈亏底线在哪里……
抄底不成被抄家。现在的股市,如同风云变化一般,谁也说不定明天究竟是涨还是跌,任何一个告诉你抄底的人,大约都是对着市场有着过分盲目的自信。这不,前些天还说要抄底的一个朋友,在买了某股票几万块“抄底”之后,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几万块在接下来的每天,几乎天天都是缩水……股票一直在跌……
你有没有那种泰山崩于前却面不改色的心态?没有的话,还是少做“抄底”的打算吧,不然很容易被股市给“抄家”……好不容易“子弹”一股脑“抄家”了,最后啥也得不到……
逃命之后看人涨红。不过,也有的朋友,在看市场不对的时候,年前就把自己的股票给卖了,企图“逃命”。结果呢,在过年期间没有收益,但是年后开市一周之后,他的心态就崩了:我卖早了,股票每天都在升,我这不是“逃命”,是少赚好多钱啊……他的大腿都被自己给拍红了……
高峰上买进,低谷时卖出,你真把自己当韭菜给人割啊。作为普通的股民,是很难判断出具体某一天,股票究竟是高峰还是低估,也无法预估自己是不是会在高峰时买进,低谷时卖出,全都是亏本的“骚操作”。毕竟很多人就是“追涨杀跌”,看着股市红火的时候就进场,看着绿了就赶紧抛,结果正是应了“高买低卖”……真韭菜也。
还不如多看看,少买,想定了再操作,到时候亏了,起码知道自己看走眼了,好歹长了个记性。要不然,总是跟着市场走,就总是“韭菜命”……
手头宽裕,别记着买卖,先看市场。其实炒股最重要的,不是进场,而是留着“子弹(资金)”,把自己的资金控制好,留有一定的现金流,这样就不至于深陷其中而无法动弹。想要加仓还是想要卖掉,也可以更加理性一些。当然,也不会因为没钱,而错过了一些好机会……
设置盈亏底线,见好就收,及时止损。除了少操作,保留资金,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则是设置盈亏的底线。比如你有10万元,你只能承受5万块的投资资金,那就用5万元去炒股就行了。而这炒股的5万元,你又不接受它亏损太多,超过1万你都心疼得要死,那么在没达到1万的亏损之前,你都可以“稳如泰山”地搏一搏,但是一旦超过1万,则应该及时止损……
当然了,也得学会见好就好,比如赚1万,就把1万的资金赎回,止盈。有个朋友,在2020年年末,就是靠着白酒股,赚了几万块,不过他见好就好,达到了50%的收益率就卖掉了。如今白酒跌成狗,他却一点都不心疼……毕竟收益已经被他提前预支了一部分了……
A股市场如何大赚小赔?
A股市场上有没有比较省心、赚钱概率又比较高的方法?有!本报向投资者介绍几个盈利概率较高的"大赚小赔法"抛砖引玉,看投资者是否愿意遵照执行,或者发明出自己的"大赚小赔方法"。 方法一: 购买即将停牌的ST股 对很多投资者而言,购买ST股的风险都大于收益,因为ST股的走势完全不根据基本面,也没有任何预测的可能,经常是前一天涨停第二天就跌停。但是,购买一只即将因为连续3年亏损而停牌的ST股,则是另外一种情况。 没错,购买这只股票的目的就是赌重组上市。很多人恐怕非常惊诧,因为这样做似乎风险实在太高了。 其实不然。按照今年的情况,共有5只长期停牌的ST股恢复上市,上市首日涨幅平均超过600%,按照停牌3小资金量的散户如何去炒股
在散户的问题上,就比如昨天大盘正式破掉了3100了,股吧里又有一大群人在骂641,他们认为是证监会的“强监管”政策和IPO扩容导致市场没有了赚钱效应,自己亏损了很多钱。我也亏了,大概33.3%,一年。这一年,我思考过该做价值投资还是题材投机,研究基本面还是技术面,做周期股还是题材股;也接触过市场上做短线题材股、中长线价值股,包括一些做量化交易的职业投资者。近期市场上的监管趋严、资金出逃、个股大面积下跌,股民情绪开始激烈等情况,让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在中国股市,作为一个散户,有未来吗?
首先,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你为什么炒股?
当然是为了赚钱。不管你是为了实现财富自由还是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基本上我们都是为了赚钱才进入股市。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选择股市而不是其他?
我看到股吧中有很多人说羡慕美国的股市,虽然经过了08年的金融危机,但道琼斯指数从2009年2月份的6469点一路上涨,破10000,破20000,一直在创新高,但我们的大A股却好像还在“半山腰”。这里有个重要的区别:美国股市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而我们的A股以散户为主。因为百分之七八十的股民都是10万以下的散户,我也属于其中一个。散户投机者,就用这个词吧,因为这个群体,价值投资者很少。一来,大多数的股民并不具备价值投资的专业知识,二来我们的大A股的市场情况也确实不太适合做价值投资。
散户这个群体,我认为是比较悲催的。
一方面,10万以下的投资本金,能做什么呢?做期货、外汇?非专业出身还是别做的好。买银行理财、国债?收益太少,本来本金就少,何时才能赚到第一桶金啊,滚雪球也要等本金这个球够大,才能积累得多吧。买基金?别逗了。没听过“公募就是披着马甲的散户”吗,有时候他们的收益率还不如我呢。私募,至少100万,门槛太高,买不起。投资房地产?呵呵,10万够给首付吗?还有装修费呢。细想一下,散户的投资方式其实很少,而最便宜的股票才1元多,几百块就可以炒股的门槛其实给了很多人“获取高额收益的机会”,当然也有风险。
另一方面,我们A股中3000多家企业,不讲故事的有几家?上市公司整体质量较差,机构无法从上市公司的长期业绩成长中获利,只能采取“市场博弈”的方式赚钱。博弈的主体有以下几方:散户、游资、私募、公募、保险、QFII、证金汇金社保的国家队。上面的哪一方,无论从资金实力还是信息优势来说,都比散户强。更不用说他们是团队作战,我们是“散兵游勇”。作为一个散户,我既不能把国家队当做“救世主”,也不能把“温州帮、佛山无影脚”看做是“对抗如来佛祖的孙悟空”,因为他们都是我们的对手。这个市场中,每个人都想从“更弱”的一方身上咬下一块肉,啃下一根骨,所以不要对他们抱有希望。
第三个问题:散户的未来在哪里?
有一位94年入市做期货的量化投资基金前辈对我说,除非你是金融工程专业出身,否则我不建议你进入这个市场。他说:散户会逐渐退出这个市场,因为他们会发现在这市场上自己已经赚不到钱了,当然这可能需要5~10年的时间。其实,我不知道这个5~10年的时间是否正确,但是从金融市场的成熟化发展来看,“散户退出、机构博弈”这绝对是未来的趋势。美国的股市用了几百年的时间才达到现在的成熟,我们的金融市场近40年了,不知道达到成熟需要多久,但几百年那么长应该是不需要的。
我目前能想到的只有两条路:一是,成为一个职业投资者或职业投机者。那些经过多年市场摸爬滚打最终形成自己交易体系的人,当然是极少数,能够继续在这个市场中生存。二是,离开这个市场,不要再自己做交易,而把投资委托给更专业的机构。当然,这需要机构市场更加成熟,投资理念更加先进,整个金融市场更加发达。或许,还有第三条路:牛市炒股,熊市撤退。严格执行牛市赚钱就走的策略,不要一直扑在市场行情中。
未来离我们有多远我不知道,但我希望每一个散户都能找到自己道路,先找到一个比较大的雪球,然后找到一个足够长的坡,“滚雪球”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但是,首先要保住本金。——投资有问题,就要上“约基”。